近日,以“中國種業振興南繁硅谷崛起”為主題的2025種子大會暨南繁硅谷論壇在海南盛大召開,與會專家圍繞種業發展和南繁硅谷建設等展開研討,研判行業形勢,助力種業高質量發展。
種子是糧食的“芯片”。加快推進種業振興對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推進鄉村振興、建設農業強國具有重要意義。一直以來,金融業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導向,聚焦種質資源保護、生物育種創新、育制種基地建設等關鍵環節,不斷優化資源配置模式,并取得了積極成效。
然而,我們也要看到,金融助力種業振興仍存在一定的痛點難點。一方面,種業研發往往投入大、周期長、風險高,現有的風險防控機制尚不健全,導致種業企業信貸覆蓋率不足。另一方面,當前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難以完全滿足種業企業的金融需求,金融服務需要不斷創新,以適應種業企業發展模式。
筆者認為,金融助力種業振興,需要通過多方攜手合作,共同破解種業融資難題,為我國種業振興貢獻力量。
政策層面,應進一步強化政策扶持力度,引導金融資源向種業領域傾斜。例如,可以設立種業發展專項資金;對種業企業實行稅收優惠政策,減輕企業負擔,增強企業對金融機構的吸引力等。
對于金融機構而言,高質量做好金融服務是其助力種業振興的關鍵之所在。銀行是金融支持種業振興的核心力量。銀行應優化信貸資源配置,重點支持現代種業提升工程、國家重大種業項目等具有戰略意義的種業建設重點領域;根據種業企業特點,因地制宜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如種業專項貸款、產業鏈融資、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等。金融機構還可以與種業企業開展合作,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為企業提供全面、多元化的融資解決方案。
對于種業企業來說,應不斷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在研發方面,持續加大投入,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市場競爭力的優良品種;在經營管理方面,引入現代化的企業管理理念和方法,加強財務管理,提升企業的整體運營水平和抗風險能力,增強金融機構對企業的信心。
不容忽視的是,破解種業企業融資難題,還需要建立由政府主導、各類金融機構積極參與的種業風險分擔機制。一方面,銀行機構應加強與政府、專業擔保公司、保險公司等主體的深度合作,共同分擔種業貸款風險,提高銀行向種業企業提供貸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保險機構應充分發揮風險保障功能,積極推出覆蓋種業全產業鏈條的保險產品,降低種業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面臨的自然災害、市場波動等各類風險,進而為種業企業的融資創造良好的條件。
本報編輯部
(編輯 張博)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