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飛
日前,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銀行業保險業科技金融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為銀行業在科技金融領域的發展提供了清晰指引。
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的當下,科技金融已成為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的關鍵力量。筆者認為,銀行業加強科技金融專業能力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從多個方面協同推進,不斷提升專業能力,為科技創新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金融保障。
數字技術是銀行提升科技金融服務水平的有力抓手。銀行應積極研發數字化經營工具,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深入挖掘和分析企業多維度數據。比如,通過整合企業的財務數據、研發投入數據、知識產權數據以及市場交易數據等,構建精準的企業畫像,實現對科技型企業的精準識別與篩選。利用機器學習算法建立風險評估模型,有助于更準確地評估科技型企業的風險狀況,提升風險防控水平,為優質科技企業提供更高效的金融服務,解決傳統信貸模式下信息不對稱、審批效率低等問題。
信息共享是優化科技金融服務的基礎。銀行應強化科技創新相關領域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與科技部門、知識產權部門、工商部門等建立信息共享平臺。一方面,獲取更多企業的科技創新信息,如科研項目進展、專利申請情況等,為信貸評審提供全面信息支持;另一方面,將銀行的金融產品和服務信息及時傳遞給企業,提高金融服務的可達性。通過打破信息孤島,實現信息互聯互通,降低銀企溝通成本,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
第三方中介服務在科技金融中起著橋梁作用。銀行應積極推動相關合作,鼓勵專業的科技咨詢機構、科技價值評估機構、技術風險評價機構等提供有公信力的服務。在科技企業融資過程中,專業的價值評估機構能夠對企業的知識產權、技術成果等無形資產進行合理估值,為銀行貸款提供價值參考;技術風險評價機構可以對科技項目的技術可行性、市場前景等進行評估,幫助銀行判斷貸款風險。銀行可以與優質第三方中介服務機構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共同提升科技金融服務質量。
人才是銀行加強科技金融專業能力建設的根本。培養和引進既懂金融又懂科技的復合型人才迫在眉睫。銀行可以通過內部培訓,提升現有員工的科技知識水平和對科技型企業的服務能力;從外部引進具有科技行業背景的金融人才,充實科技金融業務團隊。建立科學的人才激勵機制,充分調動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科技金融業務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