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飛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規劃(2024—2035年)》,為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更好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了行動指南、注入了強大動力。金融作為國民經濟的血脈,在農業強國建設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金融機構如何發力支持農業強國建設,成為夯實農業強國根基的重要課題。
在糧食安全保障方面,金融機構可以從多個環節提供支持。在糧食生產環節,加大對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信貸投放。例如,推出專項糧食種植貸款,降低貸款門檻,簡化審批流程,確保農戶有足夠資金購買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同時,創新金融產品,如開發“糧食收益保證貸款”,根據農戶以往糧食產量和市場價格預期,給予一定額度貸款,助力農戶擴大生產規模、提升生產效率。在糧食流通環節,支持糧食物流企業發展,提供倉儲設施建設貸款、冷鏈物流貸款等,減少糧食損耗,保障糧食及時供應市場。
農業科技是農業強國建設的核心驅動力,金融機構應加大對農業科技研發與應用的支持。一方面,對農業科研機構和企業在生物育種、智能農機、農業大數據等重點領域科研項目,給予長期、低息貸款,解決科研資金短缺問題;另一方面,針對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科技成果轉化貸款等業務,幫助農業科技企業將科研成果推向市場。
鄉村產業興旺是農業強國的重要體現。在農產品加工領域,金融機構可為農產品加工企業提供技術改造與設備更新貸款,支持企業提升加工能力和產品附加值。針對農村電商、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開發專屬金融產品。比如,為農村電商創業者提供小額創業貸款,為鄉村旅游項目提供項目建設貸款和流動資金貸款,促進鄉村產業多元化發展,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金融機構還應積極參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在交通設施方面,支持農村公路新建與改造升級項目,提供項目融資貸款,改善農村物流運輸條件,降低農產品運輸成本;加強水利設施建設,加大對農田灌溉工程、小型水利設施建設的信貸投放,保障農業生產用水。在農村能源建設方面,支持農村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項目,助力農村綠色發展,提升農村基礎設施現代化水平。
為更好地發揮金融機構在農業強國建設中的作用,還需要政府部門、監管部門等通過政策引導,如給予金融機構涉農貸款財政貼息、稅收優惠等政策,提高金融機構積極性;加強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完善農戶和農村企業信用評價機制,降低金融機構信貸風險。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