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衍水 通訊員 陳飛揚 林亦崢
站在霞浦東沖半島遠眺,蔚藍色的海面上,新型塑膠漁排星羅棋布,現代化養殖工船破浪前行。這背后離不開政策性金融的助力。近年來,農發行福建福鼎市支行創新構建“海洋信貸+”服務體系,累計支持海洋相關項目3個,累計審批金額20.3億元,投放貸款15.17億元,在閩東綿延831公里的海岸線上奏響“金融助力海洋經濟發展”的時代強音。
向海圖強激活新動能
作為福建海域面積最大的沿海縣域,霞浦縣2024年水產品產量突破50萬噸,產值達155億元,占全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85%。亮眼數據的背后,有農發行的不懈助力。農發行福鼎支行加大對海洋環境污染防治、海岸帶生態治理、濱海濕地修復、紅樹林生態系統建設、海島生態修復等信貸支持力度。該支行審批霞浦縣海上養殖綜合整治品質提升改造項目(二期)4.3億元,助力海洋保護性開發,進一步推動霞浦縣漁旅產業綜合發展。
農發行福鼎支行信貸支持的霞浦縣海上養殖綜合整治品質提升改造項目(二期) 農發行福鼎支行供圖
在福鼎市沙埕港,10億元官井洋現代漁業綜合提升改造項目正重塑產業鏈條。通過“漁港經濟區+”融資模式,該支行支持建設灣外養殖、深遠海捕撈、漁港改擴建、冷鏈物流等項目,帶動大黃魚、海帶、紫菜等特色產品附加值提升,讓“福鼎海味”走向世界餐桌。
破冰攻堅書寫新答卷
面對海洋經濟中政府“生態治理缺資金”、國企“漁業養殖缺經驗”、養殖主體“企業經營重資產”等難點痛點,農發行福鼎市支行為客戶量身定制金融服務方案,將海域生態治理與海上養殖產業有機結合,由地方國企承接海域生態整治任務,并參與漁排建設,積極打造農業科技型海上養殖平臺,采取向養殖戶、專業水產養殖企業網箱出租方式實現項目資金平衡。
在支持霞浦縣“海洋牧場”建設中,該支行充分發揮政策性金融“當先導、補短板、逆周期”職能作用,在信貸規模、資金定價上給予政策傾斜,成功審批霞浦縣海上養殖綜合整治品質提升改造項目6億元。該筆貸款從受理到首筆投放僅用時25天,跑出政策性金融支農的“加速度”。
全域賦能構建新格局
趁著福鼎、霞浦兩地旅游經濟快速發展的勢頭,農發行福鼎市支行繪制出海洋經濟全產業鏈賦能的新圖譜。
該支行積極對接旅游觀光島嶼鄉村改造、海上交通設施提升等方面的資金需求,充分發揮政策性金融優勢,做好“漁文旅”經濟。該支行審批霞浦縣和美鄉村品質提升項目1.57億元,支持當地人居環境基礎設施、海島漁村基礎設施、海上交通設施及漁業配套設施等提升工程,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為當地海洋經濟注入強勁動力。
(編輯 汪世軍 上官夢露)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