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余連斌
自云南省昭通市開展金融特派員“進農村”試點工作以來,農行昭通分行積極選派業務強、作風實、滿懷為民情懷的優秀干部員工擔任金融特派員,為鄉村振興注入金融活水,用實際行動推動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和實體經濟發展。
據悉,昭通市作為云南省金融特派員“進農村”的試點州(市)之一,共迎來103名金融特派員,其中農行昭通分行派出12名。為確保金融特派員工作有序開展,昭通市出臺《昭通市金融特派員試點進農村工作方案》,明確工作職責、細化工作措施。
“農行昭通分行以金融特派員為橋梁紐帶,將特派員工作上升為‘街道金融助理’‘群眾金融顧問’,把企業與群眾的期盼凝聚到金融特派員‘尖兵’聯動農行金融服務上,為當地提供更加多元普惠、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務。”農行昭通分行相關負責人向《農村金融時報》記者表示。
在服務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農行昭通分行的金融特派員們始終堅守初心,以實際行動踐行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使命。他們深入田間地頭、企業工廠,了解群眾和企業的需求,為其提供精準的金融服務。無論是幫助農戶解決生產資金問題,還是助力企業提高生產力,金融特派員們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農行昭通分行轄內巧家支行金融特派員金禮貴在參加街道服務企業工作中,將街道助力企業發展的意愿轉化為從小處著手的實際行動。“我當時了解到云南巧家洪邦農業在中國科學院吳奇院士團隊的支持下,應用‘高水分擠壓重組技術’可實現2.5噸新鮮洋芋轉化為1噸長期儲存的‘土豆米’的情況后,積極對接企業融資與金融服務需求,努力為巧家縣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提供精準金融服務。”金禮貴告訴記者,通過市縣兩級農行聯動,首次在巧家縣推出“科技e貸”服務,向該企業投放190萬元流動資金貸款,用活“科技e貸”金融工具,推動小洋芋變身鄉村振興的“金豆豆”大品牌。
據介紹,該企業預計年加工鮮薯2500噸,產出“土豆米”1000噸,產值躍升十余倍,真正讓“小土豆”完成“從田間到餐桌”的華麗蛻變,讓“土疙瘩”變身為“金疙瘩”,為高原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可復制的“金融+”樣本。
數據顯示,自2024年10月服務工作開展以來,農行昭通分行派出的12名金融特派員累計在派駐街道工作1224天,聚焦金融特派員“進農村”“進園區”試點工作任務,走訪農戶2413戶、農業企業481戶,摸排融資需求1.83億元;幫助制定個性化融資需求方案1230戶,幫助落地貸款1.06億元,其中農戶貸款6515萬元、農業企業貸款4131萬元,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該分行還針對性提供金融政策宣講和咨詢服務555次,成功推廣“融信服”平臺企業新注冊356戶,參與落實了22個行政村的“信用村”建設工作。
下一步,該分行將繼續深化昭通市金融特派員工作機制,不斷提升金融服務水平,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持。同時,該分行將積極探索創新金融服務模式,加大金融產品創新力度,滿足農村地區多樣化的金融需求,讓金融活水源源不斷地流向農村。
(通訊員蘇忠美對本文亦有貢獻)
(編輯 汪世軍 喬川川)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