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余連斌
近年來,農行四川廣安分行堅持把信貸資金用于支持地方產業發展,重點扶持了肉牛養殖等優勢生態產業,有效解決農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信貸資金需求,助力肉牛養殖業高質量穩步發展。
“今年行情好,我就想再擴大規模,農行廣安分行知道后又給我放了貸款,還有利率優惠,多虧農行的支持,我們企業規模才能越干越大。”四川錕久牧業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黃明碧告訴《農村金融時報》記者。
日前,記者走進該公司位于廣安市鄰水縣九龍鎮里仁村的養殖基地,只見一排排現代化的養殖大棚錯落有致地排列著,里面飼養著近3000頭膘肥體壯的西門塔爾肉牛。養牛場傳來的“哞哞”聲在靜謐的村莊里格外響亮。
“最初是從200頭牛開始養殖,后來慢慢有經驗了,規模也逐漸開始擴大。”黃明碧一邊喂牛,一邊向記者細細講述她的“牛路子”。
該養殖基地與傳統的養殖場截然不同,這里沒有刺鼻難聞的氣味,有的是清新的空氣和不時傳來的陣陣草香。基地周圍,綠樹成蔭,鮮花環繞,一派和諧共生的自然景象。
“自2018年初基地投產以來,我們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黃明碧向記者介紹,公司添置了智能溫控系統、自動喂食機、環境監測儀、生態循環系統等高科技設施設備,可以實時監控養殖環境,既減少環境污染,又控制養殖成本,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雙贏。
此前,黃明碧想要擴大肉牛養殖基地的養殖規模,但因資金投入大、養殖周期長回款慢、流動資金短缺等原因成為其發展的制約因素。
農行廣安分行根據市場導向,加大金融產品創新力度,先后以“商戶貸”“糧農e貸”“設施貸”等產品為市場主體解決融資難題。得知黃明碧資金的需求后,該分行立即向其推薦農行“商戶貸”產品,并成功發放資金100萬元。截至目前,該分行已累計為黃明碧投放貸款220萬元,支持其擴大養殖規模,助力養牛產業做優做強。
“基地現在有近3000頭牛,如果按照傳統人工喂養方式起碼需要15人,實行全機械化喂養后,5個工人、不到2個小時就完成了喂養,節省了大量的勞動力。”基地工人榮召銳說。
黃明碧堅持科學養牛理念,飼養的肉牛全部采用純糧食和青飼料喂養,肉牛的肉質細膩鮮美,品質優良。目前,出欄的肉牛主要銷往賓館酒店、土特產店和各個區縣,在市場上頗受歡迎。
“養殖基地能有現在的規模離不開農行的貸款支持。有農行給我做后盾,我的致富決心更堅定了,致富步伐邁得更穩更大更快了。”黃明碧激動地說。
雖然黃明碧靠養牛發了“牛財”,但她并沒有忘記身邊的鄉親,用她的話說,“自己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在她的影響和帶動下,周邊村民也積極向農行廣安分行申請貸款,其中12名農民得到了銀行信貸資金支持后,相繼辦起了小型養牛場。在發展養殖過程中,該分行有針對性地制定增加農民資金支持計劃,努力做到將信貸投放和農民創業資金需求有機結合,幫助更多農民走上多元化經營的致富路。
黃明碧僅僅是農行廣安分行支持肉牛養殖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我們重點圍繞轄內農業龍頭企業、農業產業園區、種養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行‘清單式’走訪對接。”農行廣安分行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該分行聚焦當地肉牛養殖產業鏈,全力支持“一縣一品”,通過創新信貸產品、強化政策引導、實行優惠利率等舉措,為肉牛養殖戶和企業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務,推動當地肉牛養殖業融合發展,拓寬養殖戶增收致富路,為養殖行業的蓬勃發展注入了金融活水。
同時,該分行持續推動農村信用體系建設,通過整村推進、線上信息采集、系統自動評分評級,主動對信用戶進行評級授信,切實打通農村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有效解決養殖戶“貸款難”、銀行“難貸款”的問題,最大限度滿足了肉牛養殖戶的資金需求。
數據顯示,截至3月末,農行廣安分行涉農貸款余額83.44億元,今年新發放涉農貸款9.16億元。其中,農戶貸款余額為34.43億元,今年新發放農戶貸款3.6億元。
(通訊員李華、朱曉萍對本文亦有貢獻)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