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上海訊(見習記者楊怡明)日前,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AI新時代·數智新金融”論壇在上海世博中心銀廳成功舉辦。論壇由交通銀行主辦,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組委會辦公室、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指導,上海金融業聯合會協辦。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陳鳴波指出,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圍內蓬勃發展,驅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上海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人工智能發展領先城市,在今年全球金融中心排名中蟬聯全球第三。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上海在智能金融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人工智能+金融場景應用持續開放;大數據普惠金融加快推進;數字人民幣開啟試點應用。面對智能時代加速來臨的大機遇,上海正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在三個方面加快發力:一是不斷強化技術支撐;二是加快營造一流發展環境;三是加快提升創新應用水平。
交通銀行黨委副書記、行長劉珺表示,金融業處在十字路口,下一步怎么走取決于怎樣更好地擁抱AI,讓金融變得更富有垂直向度的深度和水平向度的寬度。
劉珺提出了六個方面的觀點:第一,經濟已從工業經濟時代走向數字經濟時代,傳統的資本、人力、土地生產要素的重要性正在下降,科技成為生產力最重要的驅動因素。第二,全球化的上半場是生產過程,產生了貧富分化、經濟發展不平衡等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全球化的下半場特征,將兼顧發展與分配、效率和公平,通過科技向善,實現權利的進一步平等。第三,數據是新經濟的石油,數據的作用與日俱增,銀行要學會運用數據資產、定價數據資產,對數據資產進行有效的風險管理。第四,供給關系發生變化。傳統工業經濟時代,供給與需求是相對分割的環節。在AI新時代,很多供給與需求是重疊的。場景是需求也是生產,場景建設將激發大量的可能性滿足用戶的需求。第五,人工智能將會替代人力和人智,賦能人力、智力水平更快速的增長,但也要通過提升AI倫理解決其負面影響。第六,科技將重塑金融,金融科技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有效降低實體經濟的投資成本,提升實體經濟的運行效率。交通銀行是中國金融改革的積極嘗試者和先行者。在AI時代,交通銀行會以年輕人的姿態積極擁抱AI,創造出屬于這個時代的數字新金融。
在論壇主旨演講環節,交通銀行黨委委員錢斌進行了題為“數智時代——新理念、新技術、新金融”的演講。
錢斌表示,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迅速但依然任重道遠。當前,人工智能技術仍存在著通用性不夠、可解釋性不強、隱私安全等問題,豐富完善數據、算力、算法是當代人工智能技術取得進步的重要方式。面對人工智能在金融業的快速發展,要在科技向善的基礎上堅定不移地做創新的領跑者;以開放合作,共生共贏的姿態協同各參與方加速數字化轉型;在轉型過程中,要以數據平權的理念并借助新技術手段,發揮數據要素的作用,落實信息安全、信息保護。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鄭緯民以“高性能圖計算——新戰略制高點”為演講主題,為大家詳細講解了高性能圖計算。在他看來,高性能圖計算是大數據和AI的核心技術,未來市場巨大,現在布局高性能圖計算恰逢其時。
在當天的主旨演講中,其他嘉賓也分別從各自專業角度闡述了AI在金融領域的應用現狀與發展趨勢。
例如,科大訊飛聯合創始人、總裁吳曉如認為,未來十年,人工智能將向半監督、無監督學習,動態自學習發展,進一步助力智能客服、智能外呼、智能營銷、智能運營、風險防控;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科技智能客服產品部負責人何曉冬倡導以人為中心的AI,推動金融服務產業升級,并介紹了人工智能在京東智能客服中的應用;第四范式創始人、CEO戴文淵認為,金融智能化轉型是從0到1再到N的過程,未來五年金融行業的自主創新和研發技術將是關鍵;華為昇騰計算業務總裁許映童探討了人工智能在金融業應用落地的挑戰與場景。
本次“AI新時代·數智新金融”論壇的成功舉辦,有效促進了金融科技產學研用的創新與一體化,進一步擴大了交通銀行在金融科技領域的影響力。
未來,交通銀行將繼續深入應用人工智能技術,使其融入業務決策鏈中的各個環節,助力銀行業高質量數字化轉型,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責任編輯:李美麗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