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江蘇訊(記者郝飛)江蘇銀行集中優勢資源,建立深度對接,聚焦精準服務,以高質量金融服務助力種業企業自立自強,推動種業產業蓬勃興旺發展。
聚焦夯實基礎保障 健全種業產業專業化服務體系
農業現代化的實現離不開金融的支持。江蘇銀行主動順應現代農業多樣化資金需求,優化農村金融服務供給,提高農村金融服務水平,瞄準種業發展動態,加快產品創新,優化信貸流程,為種業產業鏈保駕護航。
江蘇銀行對涉農客戶在利率上給予優惠,更通過推廣全線上的業務辦理模式,簡化申報材料,提高申辦效率;為提升專業化服務能力,同步培育了一批“深耕縣域經濟、服務鄉村產業、經營特色鮮明、綜合服務完善”的鄉村振興特色示范支行;培養了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金融服務隊伍;打造了一款金融為民、支農惠農的“三農”金融服務品牌。
據了解,在“融旺鄉村”品牌下,江蘇銀行聯合省農業農村廳、省財政廳、省農擔公司等推出“蘇農貸”“惠捷貸”等信貸產品,加大對種業客戶支持。
聚焦豐富服務內涵 建立種業客群廣覆蓋多合作長效機制
近年來,江蘇銀行持續拓展客戶對接新渠道,豐富農村金融服務方式。
依托三聯三清單機制建設,該行與農業農村主管部門、種子管理站等主動對接,制定農業龍頭企業、新農主體、特色優勢種苗中心、種業持證企業、水產(河蟹)良種繁育場、農業示范(園區)基地、一村一品等20余類種業客戶白名單,廣泛覆蓋種業科研、繁育、貿易全產業鏈各層級各類型客戶。
該行在機構、人員縣域全覆蓋的基礎上,加大資源傾斜、考核引導和專題培訓。該行推行“金融顧問”制度,以萬企聯萬村行動方案為藍本,深入田間地頭開展網格化的跟蹤對接。目前,已服務種業授信客戶超百戶,其中近一半是省級特色優勢種苗企業。
該行不僅在授信服務上更加靈活便捷,更在綜合服務需求上不斷創新。
江蘇翡翠灣花木有限公司與江蘇省農科院合作專業從事多肉植物培育,為進一步帶動花卉產業化經營,公司在鹽都臺創園建設了2.2萬平方米的生產基地,受疫情等因素影響,種苗交易的回款經常不及時,出現了不定期的資金缺口。江蘇銀行根據其既有納稅情況迅速給予了40萬元“隨e貸”授信,還在周期用款、支付結算、專利技術、產業交流方面給與企業全方位服務支持,為企業迅速發展提供了動力。
該行還嘗試探索更多新興金融工具支持種業客戶,以項目貸款、反向保理、供應鏈貸款等方式支持了江蘇海容生態農林、銀大農業科技、恒興園林綠化等一批種苗企業做大做強。
聚焦需求層次深耕 精準“滴灌”種業產業鏈細分領域
為實現精準服務,江蘇銀行深入調研不同類型種業企業的自身特質及資金運轉周期化特征,提供與其所屬區間相適應的智慧旅程式定制服務,在種業客群架起務實合作、共謀發展的橋梁。
針對具備自主研發能力,有科研、輕資產、弱抵押的種業企業,配套“科技之星”“人才貸”等科技信用貸款產品,支持企業在育種等創新攻關項目上的資金需求,幫助企業提高自身對種質資源的利用保護能力。
種業企業中較大一部分核心客群是對外采購種苗,處于育種推廣環節的種業企業。由于不同種苗的繁育周期、銷售周期存在差異性,他們對資金的需求也更加個性化。
江蘇銀行深刻洞察此類客戶每年育苗、銷售、回購等資金周期性特點,匹配合適期限的信貸產品,通過“一年授信三年有效”“隨借隨還”等方式充分保障客戶長短期資金的合理配比,以農戶經營貸等小場景批量授信業務打通上下游供應鏈體系,幫助企業穩定供需生態。
江蘇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江蘇銀行將大力推進數字技術賦能鄉村振興發展,對“三農”特色產品實施線上化改造,推動申請、簽約、用款全流程線上化,客戶體驗更加優質。
責任編輯:李建菲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