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廣東訊(記者郝飛)10月20日,平安銀行發布第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該行持續支持實體經濟,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在風險防控方面,該行采取一系列措施,全面風險管理,整體資產質量持續優化。
支持實體經濟 助力鄉村振興
平安銀行運用人工智能、生物識別等前沿科技,打造“平安好鏈”、“新一貸”等精品業務,持續開展業務模式及智慧服務創新,為中小出口企業提供“出口E貸”線上融資產品等,切實支持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發展,解決其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據報告顯示,1-9月,該行完成發行總額為200億元人民幣的小型微型企業貸款專項金融債券,募集資金專項用于發放小型微型企業貸款等。
同期,該行新增投放民營企業貸款客戶占新增投放所有企業貸款客戶達70%以上;9月末,民營企業貸款余額較上年末增長16.2%,在企業貸款余額中的占比為72.4%;1-9月,單戶授信1000萬元及以下不含票據融資的小微企業貸款發放額2632.01億元,同比增長36.6%。
截至9月末,該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戶數達78.79萬戶,貸款余額達3620.0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8.5%,不良率控制在合理范圍。
在助力鄉村振興方面,平安銀行把促進共同富裕作為金融工作的出發點和著力點,持續做好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和金融幫扶工作。
1-9月,平安銀行投放產業扶貧和鄉村振興資金66.17億元,惠及7萬農戶;自金融扶貧和鄉村振興項目啟動以來,累計投放319.26億元,惠及88萬貧困人口和農戶。
8月,平安銀行主承銷國家能源投資集團2021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據(鄉村振興),其中15億元用于支持貴州省區域電力項目,定向支持“黔電送粵”戰略,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能源保障。
在踐行綠色金融方面,平安銀行全面建立綠色金融服務體系,在綠色建筑、風電、光伏、水電、核電、軌道交通、水處理、園區改造、資源循環利用、生態治理等領域,打造了一批綠色金融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創新樣本。
平安銀行通過發揮金融科技和綜合金融的優勢,持續加大綠色金融業務的投放力度,為眾多行業中的優質企業提供了綠色金融支持;如為企業提供先進的供應鏈金融、智慧財司管理、物聯網應用等金融科技服務,幫助企業在綠色轉型發展中提升管理效率。同時,通過復雜投融的產品創新模式,為大型央國企、民營龍頭上市公司在可再生能源建設中提供綜合金融解決方案。
截至9月末,該行及平安理財綠色金融業務余額932.7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45.8%;該行綠色信貸余額531.4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34.3%。
平安銀行表示,將繼續積極落實各項國家戰略,持續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持續加大對民營、小微企業和制造、科技企業的支持力度,持續支持消費和產業轉型升級,大力支持鄉村振興,積極踐行綠色金融,不斷強化全面風險管理,全面履行職責,全力擔好使命,全員奮發有為,推進新三年戰略目標的實現。
加強全面風險管理 資產質量持續優化
今年以來,國內經濟持續復蘇,銀行資產質量整體繼續改善,但產業鏈上下游利潤分化加劇,經濟復蘇區域、行業不平衡問題仍較顯著,中下游部分企業和個人還款能力承壓,銀行資產質量管控仍面臨挑戰。
平安銀行積極應對宏觀環境風險,響應國家戰略,服務實體經濟,大力支持民營和中小微企業發展,并持續加強全面風險管理,整體資產質量持續優化。
截至9月末,平安銀行逾期貸款占比1.4%,較上年末下降0.02個百分點;逾期60天以上貸款占比0.85%,較上年末下降0.23個百分點;逾期90天以上貸款占比0.76%,較上年末下降0.12個百分點;不良貸款率1.05%,較上年末下降0.13個百分點。
針對四季度可能面臨的經濟復蘇邊際放緩風險,平安銀行繼續保持較大的資產減值損失計提力度,進一步夯實資產質量,提升風險抵補能力。
今年1-9月,該行計提的發放貸款和墊款減值損失359.29億元。9月末,貸款減值準備余額837.8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2.5%;撥備覆蓋率268.35%,較上年末上升66.95個百分點。
同期,該行累計核銷貸款232.11億元;收回不良資產總額274.05億元,同比增長58.6%,其中收回已核銷不良貸款120.91億元。
平安銀行表示,將持續強化管控措施,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和撥備計提力度,進一步提升風險抵補能力,牢牢守住風險底線,確保資產質量可控。
責任編輯:田耿文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