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北京訊(記者田耿文)10月20日,2021金融街論壇年會在京拉開帷幕,論壇年會主題為“經濟韌性與金融作為”。為期3天的年會中,400余位重量級嘉賓將匯聚一堂,圍繞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熱點議題進行討論。
金融街論壇創立于2012年,去年起升格為國家級、國際性專業論壇,納入北京市“兩區”“三平臺”戰略部署,成為北京市高質量發展和對外開放重要平臺和專業品牌。2021金融街論壇年會的平行論壇版塊規模進一步擴大,議題設置緊扣新發展理念,全球化程度進一步提升,特色活動亮點更加突出。
作為2021金融街論壇年會的全面戰略合作伙伴,北京銀行為本屆年會成功舉辦提供全方位支持,積極參加相關平行論壇,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金融科技創新、綠色轉型發展、保障民生、“兩區”建設等領域進行深入交流探討。在本屆論壇年會期間,北京銀行還選派了20名志愿者,全程參與會務服務工作。
扎根首都沃土金融賦能發展
北京銀行作為立足首都、服務首都的金融機構,始終緊貼首都發展脈搏,全力服務北京“四個中心”“兩區”“三平臺”“五子聯動”等重大戰略和重點工作。今年,先后作為戰略合作伙伴,支持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及2021中關村論壇的舉辦。
截至今年6月末,北京銀行資產總額達到3.06萬億元,2021年上半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5.83億元,各項經營指標均達到國際銀行業先進水平,品牌價值達653.58億元,一級資本排名全球千家大銀行62位,連續八年躋身全球銀行業百強。
創新金融科技 推進數字化轉型
堅守服務實體經濟的本源,北京銀行致力于通過科技創新與數字化轉型來滿足人民群眾和實體經濟更加多樣化的金融需求,實現提質增效健康發展。
目前,北京銀行已初步搭建起涵蓋信息技術條線,數字金融部、數據管理部、電子銀行部三大部門以及北銀金融科技公司“1+3+1”的科技治理格局。
今年上半年,北京銀行以“211工程”為牽引,以核心系統改造、支付體系提升、數字風控、開放銀行等“京匠工程”十大項目群建設為支撐,全面加快企業級數字化轉型步伐,從企業級業務架構建模出發,形成企業級業務能力,形成企業級工程方法;打造敏捷前臺、聚能中臺和穩健后臺,提升管理效能、業務效率及客戶體驗。
金融助力文創 促進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北京銀行自2006年便開啟文化金融之旅,并將文化金融納入全行戰略。
該行設立總行級文化金融中心,成立首家銀行系文化創客中心,相繼打造文創特色支行、文創專營支行;持續強化文化金融產品創新,推出“文創普惠貸”“文化IP通”等文化金融特色產品,推出“京彩文園”文化產業園區專屬金融服務方案和“文園貸”專屬產品,支持了《長津湖》《金剛川》《奪冠》《送你一朵小紅花》《你好,李煥英》等多部優秀影視作品,累計為近9700余戶文創企業提供資金超3600億元。
截至6月末,該行文化金融貸款余額達到了767.97億元,較年初增長了14%。
升級科創金融 助推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北京銀行充分依托北京科技創新資源高度集中的區位優勢,致力推動科技資源與金融資源的有機結合,率先設立科技型中小企業專營機構,成立中關村地區首家分行級金融機構;首批推出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模式,成為首批投貸聯動試點銀行;打造同業首家創客中心,建設26家科技特色支行,創新推出了“智權貸”“前沿科技貸”等一大批特色拳頭產品。
今年,北京銀行將科技金融中心升級為科技創新金融中心,制定《北京銀行升級科技金融服務助推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方案》,更好地統籌全行科技金融發展。
截至目前,北京銀行科技金融貸款余額近1700億元,累計為3萬家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提供信貸資金 7000億元;服務北京地區87%的主板、82%的創業板、74%的科創板上市企業及75%的新三板精選層和創新層掛牌企業;服務全國精選層、創新層企業占比22%,以金融活水灌溉科技成果轉化,助推產業升級。
金融服務惠民服務和諧宜居之都建設
北京銀行始終堅持以服務市民百姓為己任,充分依托產品服務優勢,在抗疫防疫、社保、教育、醫療、工會、公積金、適老化服務等重點領域努力提供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務。
在抗疫防疫領域,推出“京誠貸”“贏疫寶”等專屬產品,承銷北京市屬金融機構首單“疫情防控債券”,發行全國首單抗疫主題小微金融債。
在社保領域,累計發行北京市社保卡超過2500萬張,覆蓋全市3000余家定點機構;2020年成功開立北京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賬戶,實現社保業務新的突破。
此外,北京銀行還在教育領域、工會領域、公積金領域、適老化服務領域等,均有重大突破。
北京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將以本屆論壇年會為契機,加大業務交流和創新合作,繼續緊密圍繞國家和北京市“十四五”規劃戰略部署,深入推進“發展模式、業務結構、客戶結構、營運能力、管理模式”五大轉型,打造“正確、正直、正能量”的團隊,建設“講政治、創價值、擔責任”的銀行,立足新發展階段,緊扣新發展理念,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貢獻更多金融作為。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