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北京訊(見習記者石柳)12月1日,興業銀行與福建省國資委在福州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圍繞福建省“十四五”規劃戰略部署,各自發揮集團綜合金融服務及出資人職責優勢,在省屬企業改革重組、產業結構優化、重大項目投資、實施科技創新、平臺搭建創新等領域加大合作力度,助力福建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
福建省國資委副主任劉寶和、省金融監管局副局長羅恩平、興業銀行董事長呂家進、行長陶以平、監事會主席蔣云明等出席簽約儀式,省國資委副主任劉寶和、興業銀行副行長陳信健分別代表雙方簽約。
根據協議,興業銀行將在“十四五”期間為省國資監管企業提供不低于2000億元授信支持,提供包括綠色金融、投資銀行、現金管理、債轉股、供應鏈金融等在內的金融產品及服務,全面滿足福建國資國企在民生工程、電子信息和數字產業、先進裝備制造、石油化工、優勢傳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方面的重點業務需求。
簽約儀式上,劉寶和表示全省國資系統將圍繞福建省“六四五”產業新體系,聚焦海洋經濟、綠色經濟、數字經濟、文旅經濟四篇文章,加快實施“千億港口”“千億電子”“千億廈鎢”“千億三鋼”等千億工程,著力打造一批百億龍頭企業、千億產業集群,助力打造萬億主導產業,實現以上目標離不開金融力量的支持,希望興業銀行發揮福建省金融主力軍的巨大優勢,以專業的能力、優質的產品、精準的服務,持續加大對省屬企業的支持力度,成為省屬企業的“黃金搭檔”。
呂家進表示,國資國企是福建省國有經濟的主力軍、科技創新的排頭兵、民生福祉的定盤星,興業銀行作為唯一一家根植福建的全國性上市銀行,與國資國企同根同源,服務福建國企發展壯大是義不容辭的重大責任。興業銀行將以此次戰略簽約為重要契機,充分利用自身金融多牌照資源優勢和產品創新服務能力,持續加大信貸供給,豐富融資渠道,提升服務質效,為福建國資國企提供全面、高效、優質的金融服務,堅定不移支持國資國企做優做強做大,不斷增強國有經濟的競爭力、創新力和影響力。
簽約當天,興業銀行省內9家分行還分別與福建省水投集團、汽車工業集團、港口集團、船舶集團、能源石化集團、建工集團、冶控集團等國資國企下屬企業簽署業務合作協議,簽約金額超340億元,資金將用于支持福建省城鄉用水一體化、海上風電智能運維信息化系統、湄洲灣肖厝港區建設、廈門港東山5000噸級對臺客貨碼頭工程等福建省重大項目建設。
據了解,近年來,興業銀行在數字經濟、海洋經濟、綠色經濟、文旅經濟重點領域與福建國資國企合作日益深入。
在數字經濟領域,興業銀行與福建電子信息集團開展全方位合作,通過信貸、債券承銷等為集團累計提供融資超百億元,為集團打造東南沿海集成電路產業集聚區、實施“增芯強屏”戰略提供金融助力。同時立足“福建金服云”,與集團旗下“福茶網”打通雙向接口,開發上線“福茶金融專區”,上線“茶商貸”“茶農貸”“泉茶貸”等專屬產品,實現“數據資產化”,有力助推福建平臺經濟發展。
海洋經濟領域,興業銀行與福建港口集團深化戰略合作,積極構建海洋產業項目融資、海洋生態圈供應鏈融資、海域使用權抵押貸等在內的海洋經濟產品服務體系,提供200億元意向融資額度助力“絲路海運”建設,并合作設立50億元交通服務業產業投資基金,專項用于港口、航運資源整合以及冷鏈物流等項目。
綠色經濟領域,該行給予福建水投集團200億元綜合授信,支持福建省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建設,提高農村地區供水保障水平,全面助力福建鄉村振興、綠色經濟業務發展。為三鋼集團提供授信超70億元,通過低成本技改項目貸款推動三鋼集團工藝裝備綠色改造升級,助力三鋼集團綠色轉型發展,打造“綠色三鋼”。
文旅經濟方面,該行支持福建高速南平浦南、沈海復線、福州福永、廈蓉高速等超20條高速公路重點路段建設,并承接高速上門收款及車道支付業務;積極參與福建旅游集團“數字文旅綜合服務平臺”建設,探索打造“文旅”標桿項目。
據介紹,目前興業銀行已實現與17家福建省國資監管企業的合作全覆蓋,累計服務各集團下屬企業客戶846家,授信金額突破1500億元。
未來,該行將繼續攜手福建省內分行及子公司,發揮“商行+投行”“融資+融智”的雙重優勢,集聚各方資源為省屬國企盤活存量資產、并購整合重組、混合所有制改革、優化資源配置等提供一攬子專業解決方案,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為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福建篇章貢獻更多興業力量。
責任編輯:曹沛原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