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北京訊(記者郝飛)“三農”發展,鄉村振興,離不開金融活水的潤澤。在全國首個“服務鄉村振興”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山東省臨沂市,恒豐銀行認真貫徹黨中央及山東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運用金融力量激發農村土地、市場、數據等生產要素活力,為打造普惠金融支持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沂蒙高地”作出貢獻。2021年,恒豐銀行在臨沂金改試驗區累計投放貸款151筆,金額102.09億元。
賦能金改出實招
臨沂市是著名的革命老區,也是目前國內唯一承接普惠金融與鄉村振興兩大國家戰略的試驗區,承擔著探索金融服務鄉村振興路徑的重要任務。恒豐銀行積極響應臨沂金改試驗區政策,按照“一年探索模式、兩年顯著成效、三年走在前列”的規劃制定實施方案,建立鄉村振興項目庫,完善“總行基礎產品+分行特色產品”的產品體系,推出差異化考核、鄉村振興業務盡職免責機制等十大舉措,聚焦現代種業、高標準農田、種養殖業等10個重點領域,進一步加大貸款投放力度,切實為臨沂金改試驗區三農發展提供普惠金融助力。
一年多來,恒豐銀行緊緊圍繞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所需和老區人民所盼,為解決金融服務難點、堵點問題提供解題思路。立足特色產業需求,針對涉農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提供“惠農貸”,助力沂南縣田園綜合體建設運營,實現產業帶動農村增產增收;“商行+投行”雙管齊下,發行全國首單鄉村振興債權融資計劃,支持蒙山景區運營,促進鄉村旅游轉型升級;設計2.4億元“投行+項目貸款”綜合金融服務,逾7000戶農戶分文未花,就讓閑置的屋頂變成了可收益的資源。
生態資源秒變現
臨沂生態資源豐厚,但在傳統的金融模式下,生態資源難以轉化為發展資本。如何把生態資源變成鄉村振興的資產和資本,是恒豐銀行探索的重要內容之一。
“在恒豐銀行的支持下,我們這里的好風景真正變成了好‘前景’!去年,靠著村里的千年流蘇樹,我們在恒豐銀行貸了230萬元。到現在,貸款已經基本使用到位,精品核桃示范園項目也已經完成土地流轉,核桃深加工產品正在研發中,村里的農家樂和民宿發展到了5家。”臨沂市費縣馬莊鎮核桃峪村村支書吳強欣喜地說。
在臨沂費縣,一棵樹、一塊石、一幢老房都有自己的身價。碎片化的生態資源只要存入臨沂市費縣“兩山銀行”,就可能成為“資產”“資金”“資本”,為鄉村振興帶來源源不斷的紅利。作為唯一參與的金融機構,恒豐銀行創新服務模式,與費縣“兩山銀行”合作,將碎片化的生態資源進行了規模化的收儲、確權、評估、市場化運作,進一步解決了鄉村振興投入不足的問題,也加快推進了農村產業發展,助力農民增收。
截至目前,恒豐銀行累計為臨沂“兩山銀行”發放貸款6筆,累計金額490萬元,生態資源變現渠道順利打通,為盤活農村資源探索了新路徑。
增信破解融資難
在臨沂市蘭陵縣,山東洪川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依托當地種植金針菇和蔬菜的傳統,自主研發醬菜及休閑食品20余種,銷往全國各地,其中大包醬菜類食用菌產品產銷量均位于全國前三。隨著規模逐漸擴大,企業資金需求也不斷增加。恒豐銀行臨沂分行獲悉情況后,為其設計了“政府風險補償基金擔保+”金融服務方案,利用蘭陵縣中小微企業及鄉村振興信貸風險補償基金進行擔保增信,及時為企業提供了500萬元的貸款資金。
這是恒豐銀行助推當地農業現代化、豐富縣域抵押擔保體系的成果之一。金改試驗區創建以來,恒豐銀行聚焦無抵押、無擔保的普惠型涉農客戶融資難題,推出“省農擔+農村集體股權質押惠農貸”和“政府風險補償基金擔保+”業務發展模式,利用合作社集體產權股權證進行抵押以及省農擔擔保,有效盤活農村土地資源。截至目前,已為當地涉農客戶發放貸款3筆,金額合計340萬元,客戶同時還享受到了財政貼息政策,大幅降低了融資成本。
深耕金改“試驗田”,需要更多先行先試和基層創新。恒豐銀行將認真總結實踐經驗,聚焦臨沂市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改革試驗區的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找準政策結合點和服務觸點,精準施策,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金融科技手段,創新產品和服務,探索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助力鄉村走好“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游則游”的特色發展道路。
責任編輯:田耿文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