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美麗
今年以來,國家開發銀行立足職能定位,探索市場化融資模式,為農田建設領域提供長期穩定金融服務,服務以基礎設施現代化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截至6月末,該行已累計發放農田建設貸款235億元,計劃建成高標準農田425萬畝,其中2023年發放43億元,重點支持吉林、江蘇、四川、廣西、寧夏等省(市、自治區)高標準農田建設和農田基礎設施改造提升工程,助力更多糧田變良田,服務“藏糧于地、藏糧于技”落到實處。
最愛壟頭麥,迎風笑落紅。初夏,四川古藺德耀鎮的水稻種植戶忙著插秧,高標準農田阡陌縱橫,一塊塊農田孕育著豐收的希望。今年以來,開發銀行四川分行大力支持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采用“企業+村集體+農戶”專業運營模式強化利益聯結,目前已發放貸款6.3億元,支持古藺縣12個鄉鎮建成高標準農田8.85萬畝,每畝糧食綜合產能提高100公斤,帶動農戶年均增收2000元。同時,該分行積極在金堂縣、瀘縣等地復制推廣運營模式,支持建設高標準農田約80萬畝,助力激發縣域農業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以產業振興帶動鄉村全面振興。
鹽堿化曾經被稱為土地“絕癥”,重度鹽堿地不僅長不出糧食,甚至“寸草不生”,農民只得“望地興嘆”。近年來,吉林省委、省政府深入實施“千億斤糧食”工程,鹽堿地改造也成為其中重要一環。今年以來,開發銀行吉林分行向松原鹽堿地改造項目投放2.5億元,通過對鹽堿地等宜農荒地科學綜合改造,支持松原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見實效。項目建成后,預計可耕地增容15萬畝,糧食增產1億斤,農民增收1.3億元。在開發性金融活水的澆灌下,沉睡的鹽堿地正在變身“大糧倉”,成為重要的耕地資源。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稻蝦綜合種養,是依托高標準農田設施完善、排灌便利等優勢,利用稻蝦共生,實現種養結合的典型生態農業。通過“田面種稻、水體養蝦、一田雙收、糧蝦雙贏”模式,可有效提升農田產量,讓農戶的錢袋子鼓起來。在江蘇,開發銀行江蘇分行全力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和產業發展,2023年發放貸款3.9億元,支持淮安金湖縣、盱眙縣、鹽城建湖縣依托當地優勢產業,統籌農業農村資源,通過農田+現代設施農業建設,實現“一只蝦”帶動“一片稻”,以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帶動多業態共生、多產業融合發展,有效帶動當地百姓增收致富。
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補齊耕地“綠色”“生態”問題短板,實現農業生產與生態保護相協調是關鍵環節。開發銀行在助力高標準農田建設過程中,積極推廣生態型改造措施,以生態脆弱農田為重點,因地制宜加強生態溝渠及其他耕地利用設施建設,助力改善農田生態環境。
寧夏沙湖一隅,湖傍金沙,沙環碧水,與遠處的賀蘭山相映成趣。由于地處西北內陸半干旱荒漠地區,沙湖生態環境及周邊農田基礎設施建設一度亟須改善。開發銀行寧夏分行發揮開發性金融功能作用,助力在實施沙湖區域水環境生態修復基礎上,開展17萬畝農田改造,配套現代設施農業、濕地生態養殖、冷鏈物流基地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建成后,可實現年均糧食增產3.8萬噸,對于提升當地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實現生態環保高水平保護和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國家開發銀行有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該行將持續發揮開發性金融功能作用,聚焦農業基礎設施精準補短板、強弱項,用好農田建設專項貸款,優化信貸資源配置,堅持讓利于農,給予農田建設更優惠信貸政策傾斜,為服務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持續貢獻開發性金融力量。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