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av_欧美精品在线一区_中文字幕 亚洲一区_日韩欧美三区_日韩中文字幕一区_伊人网在线综合

農村金融頻道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農金頻道總行動態

探索農業大省的“科技奧秘”——建行山東省分行以金融科技為鄉村振興提速

09-25  來源:農村金融時報 

    ■本報記者 楊怡明

    一塊小小的顯示屏上,實時記錄著果農的產銷數據,測算著他們的用款額度;大棚里的電子屏幕上,玻璃室溫、灌溉與施肥次數統計循環滾動……在山東這個農業大省,農業的“科技味兒”正變得愈發濃厚。圍繞如何讓農業生產更高效、環保和可持續,金融科技的探索腳步從未停止。

    “以新金融實踐回應鄉村振興的時代之問”,是建設銀行服務鄉村振興一以貫之的理念。通過金融科技賦能農業產業發展、構建各具特色的農業產業鏈生態場景金融服務體系,正成為建設銀行服務鄉村振興的新打法。

    這在山東“三農”領域體現得淋漓盡致。9月初,記者一行來到山東,領略了多元服務場景下的“三農”金融新生態,深切感受到金融科技給農戶生產生活帶來的變化。

    聯結果農共破信息壁壘

    在煙臺市蓬萊劉溝鎮劉家旺村,記者見到年近70歲的“蘋果媽媽”張玉清。

    “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蘋果”是張玉清的種植理念。適度降低果樹密度從而讓蘋果享受更多的光照、有針對性施肥讓蘋果樹營養均衡,是張玉清培育蘋果又大又紅、套袋率高、畝產量大的“秘籍”。如今,有30余年蘋果種植經驗的她在當地小有名氣,附近村的很多果農慕名前來,向她討教種植蘋果的訣竅。

    在煙臺地區,像張玉清這樣的蘋果種植戶還有很多。如何講好“煙臺蘋果”的故事、提升區域品牌知名度,是近年來當地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在此過程中,金融需求不斷涌現,并從傳統單一的農戶信貸需求逐步向綜合多元的金融需求發展和轉變。

    “建行正在做的就是金融賦能蘋果全產業鏈發展。”建行山東省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陸濱提到,兩年前,建行山東省分行與煙臺市農業農村局合作,以蓬萊區為試點,圍繞蘋果產業鏈,共同打造以“互聯網+農業+科技+金融”為核心的“煙臺蘋果”平臺智慧農業生態體系(以下簡稱“煙臺蘋果平臺”),涵蓋蘋果收購、供需大廳、交易中心、智能倉儲、金融服務等十大系統。

    煙臺蘋果平臺是賦能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載體。但平臺搭建只是開始,如何建立深層次聯系、消除信息壁壘,才是解決農戶痛點、滿足農戶所需的關鍵所在。

    傳統的電子商務及農產品交易平臺,都未將果農(P端)涵蓋進來,建行的煙臺蘋果平臺此前亦是如此。

    “平臺最初搭建時,只能實現冷庫到經銷商、經銷商到銷售終端的B2B業務,并未把果農納入交易層級內,難以通過平臺使果農直接增收。”據建行山東省分行鄉村振興金融部總經理榮衛民介紹,經初步統計,蘋果收獲季果農只有約1/3的高端果可以賣掉,剩余2/3需存入冷庫并由冷庫代銷。

    “我們面臨最大的困難是不知道如何給剩余的蘋果定價。”蓬萊區新港街道銅井村蘋果種植戶代永達感慨:“在此之前,沒有平臺和渠道能讓我們了解存入冷庫的蘋果應該在何時賣,賣什么價格。我們需要自行承擔價格波動風險、代儲費支出和冷庫代銷抽成。”

    為此,煙臺蘋果平臺進行了優化,搭建了果農與經銷商間的直連橋梁,將果農在平臺發布的供應信息推送給經銷商的同時,將經銷商在平臺發布的求購信息推送給果農,果農與經銷商間可以直接洽談,打破信息壁壘,提升果農收益。

    也正是基于此,建設銀行更全面掌握當地農戶的數據資料,為后續進一步擴大授信覆蓋面、精準畫像奠定基礎。

    為更好釋放平臺的賦能和帶動作用,建行蓬萊支行按照產業鏈的思維,針對蘋果產業每一主體和環節不斷完善金融服務方案。截至目前,該支行裕農快貸較年初新增1567萬元。同時,針對果農授信難、無額度難點,梳理煙臺果農共計1.4萬戶、擬授信額度8.9億元。

    “待平臺運營成功后,計劃結合正在籌建的蘋果商品化處理中心項目,整合區域內倉儲、物流資源,搭建大供應鏈平臺(S端),建立果農到供應鏈平臺再到消費終端的P2S2C模式,逐步取代各級經銷商,進一步壓減交易層級,實現增收富農的目標。”榮衛民說。

    如今,建行“金融+科技”的新金融幫扶讓煙臺蘋果實現金融與產業高度融合,也為同類型農業產業鏈項目快速、安全、高效復用蹚出一條新路。奔馳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煙臺蘋果必將成為果農發家致富的“幸運果”。

    “今年又將是豐收年!”張玉清喜笑顏開。

    智慧平臺托穩居民“菜籃子”

    在壽光市留呂鎮東斟灌村的道路旁,蔬菜大棚林立。80后青年李紀民的大棚就建在這里。李紀民是東斟灌村村民,2021年返鄉創業建設大棚種植彩椒。李紀民建設的大棚不同于傳統大棚,只需通過微信小程序,就能實時查看棚內環境,保證彩椒始終處于最優溫濕度環境,數字施肥、數字澆灌……在智慧農業“春風”吹拂下,李紀民的年收入超過70萬元。

    提起壽光,人們往往將其和餐桌上的美食聯系在一起。作為聞名全國的“蔬菜之鄉”,壽光擁有全國最大的蔬菜生產和批發市場,蔬菜收入占農民純收入的70%。盡管聲名遠揚,但壽光蔬菜多年來形成的傳統模式根深蒂固,面對數字農業、智慧農業發展趨勢,在生產經營方面還相對落后,產業鏈整體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壽光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傳統模式下,大棚種植技術水平參差不齊,蔬菜產量、質量及價格差異較大。傳統農業大棚占比高,生產管理費時費力。菜農銷售過程繁瑣,權益無法充分保障,再加上蔬菜交易各環節未有效串聯,整體發展效率偏低,產銷各環節信息隔離,形成信息孤島,政府也很難有效監管蔬菜交易。

    如何解決這一歷史遺留問題?建設銀行的科技實力成為關鍵一招。在一次次數據論證下,攜手政府打造“壽光蔬菜智慧管理服務平臺”的思路愈發清晰。

    3年前,建行山東省分行正式上線“壽光蔬菜智慧管理服務平臺”,這一平臺集智慧農業、大棚管理、遠程監控、電子商務、信用評價等多項功能于一體,并以大數據系統和物聯網系統作為支撐。

    建行壽光支行行長王德泉介紹,在大數據端,接入當地人口、農企、農村、市場、大棚、農資六大數據庫,充分整合蔬菜產業鏈上1000余萬條信息流,其中涵蓋大棚數據14.55萬條,對農企農民精準畫像。在物聯網端,建立遠程監控、傳感和控制系統,實時采集大棚數據信息,即時監控蔬菜生長環境,及時處置各類報警信息。

    數字大棚催生了農戶的種植新需求,也吸引了一大批“新農人”返鄉創業,擴種成為不少農民的愿望。隨之而來的,就是如何解決增建大棚所需的資金問題。

    “對我們來說,平臺帶來最直觀的增量在于讓農戶授信有據可依,提高農戶授信覆蓋面。”榮衛民表示,對農民來說,原本他們了解的金融知識很有限,也沒有機會接觸到豐富的貸款產品,隨著建行設立金融專員并加大進村力度后情況雖有所改善,但不少村莊仍無法完全覆蓋,即便對接上,銀行也很難按照已有模型標準測算出農民授信額度。

    “我們發放農戶貸款的基礎是講究‘三真’,即‘真農民’‘真農業生產’和‘真貸款需求’。”榮衛民告訴記者:“通過這一平臺,我們很快就能明確‘真農民’的身份,農戶種幾個大棚,面積是多少,通過系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這就落實了‘真農業生產’。同時,我們通過系統獲取農戶信息后,各村金融專員可以找到具體農戶,依據我們自己的授信評價標準,告訴他可以申請多少額度,完美解決了農民接觸不到金融產品、授信額度不明確等問題。”

    他透露,僅今年7月,通過結合平臺數據,該行已為1.5萬余戶農戶預授信約24億元。自上線以來,平臺累計布放智慧終端交易系統設備400多戶,實現蔬菜交易65萬筆、交易量6.5億斤,采集農業生產數據10億條。

    現在的東斟灌村,返鄉年輕人越來越多,和李紀民一樣,他們懂技術的重要性,也更了解市場。“只要有資金支持,我還想繼續擴建大棚。”李紀民憧憬著未來。

    “讓先進經驗變得可復制”

    煙臺蘋果、壽光蔬菜數字化平臺已初具成效。“讓先進經驗變得可復制”成為建行山東省分行支持產業發展的一項明確思路。

    地處德州樂陵市東南部的楊安鎮因調味品而聞名,擁有“中國調料第一城”的美譽。目前,楊安鎮擁有調味品生產企業267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52家,調味品年銷售額超220億元。全鎮5萬人口,近三分之二的村民從事調味品相關工作。

    在調味品產業蓬勃發展的同時,短板的制約日益突出。“目前,樂陵市當地沒有產業發展的資源優勢,種植各類調味品原材料較少,主要從全國乃至海外采購原材料,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產業發展,成本優勢不足。”榮衛民表示,與此同時,當地調味品企業基本上是各自發展,企業之間也存在較為激烈的市場競爭,出于自身發展保護等因素,絕大多數企業對上線調味品產業交易平臺,通過平臺來進行統一運作的意愿不足。

    建行山東省分行鄉村振興金融部業務經理紀利秋介紹,目前,德州樂陵調味品市場還處于初步探索階段,已完成調味品市場產業鏈重點參與主體和重要場景的梳理工作,下一步計劃設計面向德州樂陵調味品企業、市場經銷商、批發廠家、企業員工等產業鏈主體的專用信貸產品。

    若想實現金融精準幫扶,首先需解決授信難題,提升授信覆蓋面。“一方面,依托德州市農村信用體系平臺,為當地居民開展整鎮授信服務。另一方面,加大對國企平臺楊安鎮調味品產業集團授信支持,探索通過倉單質押等方式對楊安鎮調味品產業集團及其產業鏈上下游客戶進行全方位綜合金融服務,最終實現整個產業集群受益。此外,探索搭建調味品裕農平臺,打通建行到鄉村的堵點,讓金融服務觸達各級調味品經營主體,實現產業振興。”紀利秋說。

    除此之外,建行德州市分行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的成果還體現在探索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方面。

    建行德州分行鄉村振興金融中心副總經理杜猛介紹,目前,已在德州試點搭建全省首個“信用+基層治理+應用”農村信用體系平臺,圍繞“采信、評信、用信”,整合土地確權、農機設備、農業補貼等67個部門涉農數據,實現社會信用對涉農信貸產品的增減信,惠及240萬農戶。

    如今,在技術賦能推動下,農業大省山東正向數字化轉型快速躍進,建行山東省分行的鏈式幫扶也將繼續朝著精細化方向發展。

    建行山東省分行鄉村振興金融部業務經理聶森表示,接下來將圍繞“深耕平臺金融”“強化與農擔公司數據協同”“發揮裕農通優勢”三個核心內容,提供重要農產品產業鏈平臺“全場景、全鏈條、全客群”金融服務,以壽光蔬菜和煙臺蘋果平臺為標桿,打造“信息匯合”“要素聚合”“服務綜合”“經濟撮合”的線上數字平臺。

(編輯 張博)

農金頻道側欄-證券日報網
  • 《農村金融時報》電子報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 欧美另类视频 | 黄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欧美国产日韩精品 | 成人免费观看49www在线观看 | 成人免费crm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免费看 | 一级片免费视频 | 欧美黄色片 | 免费成人在线电影 | 久久久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蜜臀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冷 | 国产精品美乳在线观看 | 大象一区| 日本手机在线视频 | 久久综合伊人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看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 | 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吃药 | 日本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99国产精品 | 好吊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日日精品 | 国产女爽爽视频精品免费 | 黄色av三级 | 在线观看亚洲 | 中文字幕高清在线 | 国产成人久久 | 性色网址 | 欧美日韩在线视频观看 | 精品综合| 影音先锋男人网 | 亚洲成人精品久久久 | 日韩中文在线 | 中文在线一区二区 | 久久国产精品99国产精 | 欧美日韩在线免费 | 国产中文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