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楊怡明
近日,在第四屆中國農民合作社理事長大會上,建設銀行現場發布“裕農合作”服務方案和品牌。
近年來,建設銀行致力于支持農民合作社發展壯大,積極構建金融服務農民合作社生態場景,提供綜合化、專門化的金融服務方案,建立聯農帶農、促進農民致富增收的機制,推動合作經濟發展。
“金融服務農民合作社要建立相互賦能、相互信任、相互成就、相互融合的長效合作機制。”建設銀行鄉村振興金融部主要負責人在發布會上表示,建設銀行發揮金融科技優勢,堅持數字化經營,整合內外部資源,積極構建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新生態,打造農業全產業鏈金融服務模式。“裕農合作”服務品牌,就是建設銀行在構建農業產業鏈生態場景服務模式中,打造的服務農民合作社及廣大社員的專屬生態場景。
在受訪專家看來,銀行機構和農民合作社互聯互通可以更好地整合資源,實現優勢互補,共同推動鄉村振興。
科轉育成智慧農業平臺聯合創始人張曉兵對《農村金融時報》記者表示,農民合作社可以提供農業生產和銷售方面的專業知識和經驗,而銀行機構則可以提供資金、風險管理、信息和技術等方面的支持,幫助農民合作社提高生產效率、降低風險、增加收入。
“這種合作模式可以促進農業產業鏈的完善和發展,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提高農村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同時,這種合作模式也可以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強農民的市場競爭力和自我發展能力。”張曉兵說。
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農文旅產業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袁帥表示,通過合作,農民合作社可以獲得更多的金融支持和資源整合機會,從而更好地參與農村經濟發展和建設,銀行機構也可以更多了解農村市場需求和特點,推出符合農村實際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記者了解到,從2022年開始,建設銀行聚焦220萬家農民合作社需求,通過深入調研和分行試點,構建“裕農合作”專業化生態場景,推出“裕農合作”綜合服務方案,精準服務農民合作社客群,提高農民合作社聯農帶農、助農增收能力。“裕農合作”綜合金融服務以金融科技、產品創新以及集團協同聯動為三大支點,開發上線“裕農合作”綜合服務平臺,針對農民合作社成員管理、智慧記賬等經營痛點,為其提供系統化解決方案。
據悉,建設銀行還即將推出“合作社快貸”專屬信貸產品,線下采集農民合作社生產經營數據,線上發放貸款,單戶最高可貸300萬元,并表示未來將以數字金融對接數字農業,提高金融服務效率與效能,助力農民合作社與農戶建立更加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帶動更多小農戶融入現代農業發展。
“金融機構也需要注重加強對農民合作社的培訓和教育,可以通過開展金融知識普及活動、向農民合作社提供專業的風險管理咨詢和服務等舉措,提高其金融素養和風險管理能力。”袁帥表示。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