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5月28日訊(記者田耿文)成立于成立于2001年四川天府銀行,自成立以來,始終堅守“服務中小微”的市場定位,始終圍繞“精品銀行、特色銀行、安全銀行”戰略目標加快轉型發展,運用金融科技創新產品、搭建平臺,致力為廣大實體企業、城鄉居民提供特色化、專業化的綜合金融服務。
截至4月末,全行中小微企業貸款余額較年初增加43.28億元,先后申請并及時安排36.44億元支小再貸款和15億元再貼現額度,優先解決受影響小微企業信貸需求,及時發行1億元疫情防控專項同業存單,5.7億元“抗疫專項”ABS產品。
記者: 四川天府銀行作為一家服務“中小微”的地方中小銀行,積極響應國家“金融助推脫貧攻堅”戰略,請問有哪些積極創新思路和做法?取得了怎樣的效果?
黃毅:脫貧攻堅是一項系統工程,僅僅依靠銀行的單點發力,扶貧效果肯定不好。要改變過去“輸血”式扶貧模式,探索建立“造血”式扶貧新機制,帶動更多的貧困戶依托扶貧產業實現快速脫貧和持續增收致富。
我行以創新扶貧產品及模式破解金融扶貧難題,以“定點幫扶+引智扶志”助力鄉村振興。
通過整合資源,采用“信保貸+”扶貧模式投放“產業扶貧貸款+個人精準扶貧貸款”,帶動傳統落后產業向新型脫貧主導產業轉型。
同時,整合多方資源提升貧困地區脫貧致富內生動力。我行積極聯動扶貧移民局、農牧局、農業院校及農技站所等專業職能部門,定期為貧困戶開展種養技術、創業就業培訓,并聯系合作龍頭企業為貧困農戶從事農業生產經營提供專業技術服務和生產資料支持。通過開展系列扶智扶心活動,幫助貧困戶建立脫貧信心,確定增收方法,提升致富能力。
另外,還通過定點精準幫扶有效助推鄉村振興發展。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開展“四小”工程(小買賣、小庭院、小作坊、小養殖)建設,完成定點幫扶村環村產業路修建及村容村貌改造,改變了村民因河“分居”、外出爬坡下坎、繞道遠行以及車輛無法通行的狀況,平均為村民出行節省10公里路程,打通了制約產業發展“最后一公里”阻隔;
二是開展農村水利管網基礎設施建設,完成灌溉水渠清淤工程和自來水到戶管網建設工程,解決了農戶生活用水和生產灌溉用水問題,并創造了良好的水產養殖條件;
三是新建村級活動室、衛生室和五保戶集中供養周轉房,滿足村民文娛活動和基本醫療需要。出資進行貧困戶危房、衛生廚房和廁所改造,改善貧困戶的人居生活環境,降低人畜混居可能造成的疫病傳播概率。
在新農村建設方面,近年來,我行通過加大扶持農業經營主體、擴大農業金融服務內容、創新農業金融產品、支持農業農村基礎建設項目,提升了金融扶持鄉村振興的效率和水平。
一是加大扶持農業經營主體。支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扶持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規模種養殖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斷增強金融服務農業實體經濟能力。
二是擴大農業金融服務內容。以農業龍頭企業為核心,為產業鏈提供信貸、結算、咨詢等服務。支持農業產業鏈、供應鏈各個環節的融資需求。
三是創新農業金融產品。推出“惠農貸”“村鎮銀行惠民易貸”等農業農村金融產品,踐行普惠金融扶持力度
四是支持農業農村基礎建設項目。加強與政府部門的溝通,逐步加大對農業農村基礎建設的投入,通過支持農村土地整理、特色農業產業等方式參與到鄉村社會發展中。
記者:疫情發生以來,天府銀行是如何響應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等一系列政策做好金融支持復工復產的?
黃毅:為切實做好疫情期間的金融服務工作,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我行陸續出臺《關于進一步下發疫情期間信貸政策指導意見》、《關于做好重點項目、企業復工復產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關于疫情期間信貸業務的時限服務、快速審批的方案》等一系列金融支持舉措。
在傾斜信貸資源、加大信貸支持力度方面,我行一是建立疫情期間全行客戶的定期跟蹤及反饋機制,并對可能存在金融需求和風險的企業“一戶一策”地執行服務方案,全面助力中小企業渡過難關;二是做好信貸資源的優化調控,將信貸資源優先用于疫情防控企業及本次受疫情影響較大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三是全面優化信貸服務方案,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適當降低疫情相關企業融資準入門檻、創新擔保方式等;四是對有發展前景但受本次疫情影響較大,暫時受困的中小企業,積極采取借新還舊、調整還款時限、展期等措施保證對中小企業不抽貸、不斷貸、壓貸和收取罰息。
截至目前,我行已對300戶中小微企業進行了貸款利率下調,降低企業融資成本2021.88萬元;對380戶中小微企業進行了逾期罰息減免,共計減免罰息金額480萬元;對416戶中小微企業進行了貸款本金延期還款調整,涉及金額40.27億元;對314戶中小微企業進行了貸款利息延期支付調整,涉及金額2.02億元。我行先后申請并及時安排36.44億元支小再貸款、15億元再貼現額度,優先解決受影響小微企業信貸需求。
同時,我行建立了“限時服務、快速審批”機制。一是建立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綠色通道”, 通過降息續貸、靈活展期、調整分期還款計劃等多種手段,精準施策保障受疫情影響的中小企業恢復正常生產經營,同時優化信貸審批流程,通過集中審批、特事特辦的方式提高審批效率;二是建立“限時服務”工作機制,將業務辦理時效納入臺賬管理進行嚴格督導。
另外,我行還落實減費讓利政策,切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一是分類制定新增貸款利率政策,針對疫情防控相關企業的如口罩、酒精、醫用器材等重點生產、銷售企業,按照人民銀行相關要求,最低利率可按照4.35%執行,切實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二是落實減費讓利政策,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原則上對受疫情影響較大并在疫情期間辦理的展期、續貸客戶,利率按原合同利率下浮10%執行。
我行還全力保障受疫情影響客戶的信用記錄。對因受疫情影響,受困企業及個人未能在分期還款到期前以及授信到期前及時進行還款的情況,提前實施分期還款計劃;對參加疫情防控的醫護人員、政府工作人員、新型肺炎患者以及因疫情隔離管控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或無法正常償還個人貸款和信用卡賬單的客戶以及受困企業不視為違約,不納入違約客戶名單。
此外,我行還加大非接觸式金融服務平臺的運用推廣。一是持續優化和豐富非接觸式金融服務的渠道與場景,通過網上銀行等為企業提供在線開戶、結算、支付、提款、票據等服務;二是持續通過財資管理平臺、企業手機銀行、線上供應鏈金融等平臺工具幫組企業實現賬戶、資金、財務及投融資一體化的管理,加強對企業的金融服務支持;三是建立線上小微貸款服務通道,小微企業通過天府手機銀行app即可線上申請并辦理“熊貓易貸”、“銀稅通”、“商超貸”等貸款,并享受8.8折利率優惠。
為高效保障抗疫防疫相關企業的融資需求得到支持,我行先后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了省內首單疫情防控專項同業存單,發行規模1億元;在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成功掛牌發行5.7億元抗疫專項ABS產品,募集資金均專項用于支持醫藥醫療企業、抗擊疫情相關企業融資。
記者:中小銀行作為中小企業生產經營所需資金的主要提供方,在經濟持續下行、疫情影響升級的嚴峻形勢下,以中小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的中小銀行信用風險增加更加明顯。您對此有何意見或建議?
黃毅:當前,中小銀行因疫情和國際環境變化等影響所帶來的風險還未得到充分暴露,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中小銀行將面臨資產質量持續下遷的可能,需要提前采取應對措施。
為此,提出如下建議:
一是營造更為寬松的金融政策環境。目前金融體系出現了非常嚴重的“信用分層”現象,建議著力重構金融的信用體系。通過常備借貸便利、中期借貸便利、再貸款、再貼現、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存款保險費率等措施,進一步釋放銀行流動性,切實降低融資成本。加大財稅支持力度,對于中小銀行向小微企業發放的貸款,確認為不良部分的,或者按照新增貸款的一定比例,由財政部門給予風險補償。在當前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建議監管部門進一步提高中小銀行的不良容忍度,降低撥備計提比例,形成敢貸、愿貸、能貸良好氛圍。
二是建議推遲中小銀行實施新金融工具會計準則的時間。按現行規定,非上市銀行將于2021年1月1日起實施新金融工具會計準則,從已切換為IFRS9的上市銀行公布的財報來看,許多銀行在不良貸款率下降的情況下,撥備水平均有大幅度提升,實施IFRS9將會顯著加大中小銀行的撥備計提。此前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因新冠疫情已宣布推遲巴III的執行時間,因此建議將中小銀行新金融工具會計準則實施時間后延1年。
三是豐富中小銀行資本補充渠道。進一步完善資本工具創新和發行相關制度,搭建“綠色通道”鼓勵并支持中小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以提高資本充足率水平,增強其風險抵御和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同時,在確保整體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適度運用監管和宏觀審慎工具,臨時性降低對資本的監管要求,使商業銀行釋放更多的資金,投向實體行業領域和中小企業。
四是隨著經濟下行,企業逃廢債和地方保護主義開始抬頭,除加大對逃廢債打擊力度以外,建議加大地方信用體系和誠信社會建設力度。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