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江西訊(記者鄭長靈)今年兩會,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黨委書記、理事長孔發龍帶來“關于幫助城鎮困難群體脫困解困”的建議
他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組織實施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的脫貧攻堅戰,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決戰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勝利。
打贏脫貧攻堅戰后,我國扶貧工作進入了從消除絕對貧困轉向解決相對貧困的新階段,而幫助城鎮困難群體脫困解困,則是解決相對貧困的重要方面。
在我國加快推進城鎮化建設的進程中,在城鎮生活的低保對象、孤寡老人、孤兒、因災因病因殘致貧家庭等困難群體,他們既無田無地、很多也無職無業,面臨著生活難、就業難、就醫難、就學難、居住難等生存困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也不能掉隊。”城鎮困難群體同農村貧困人口一樣,理應受到社會的關注和重視,理應得到政府的扶持和幫助。
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同時,孔發龍建議聚焦城鎮困難群體,進一步加大脫困解困幫扶力度,推動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推動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具體來說,一是精準識別幫扶對象。在全國推動城鎮困難群體智能化精準化管理,運用大數據平臺建立城鎮困難群體電子檔案,對其家庭構成、收入來源、致困原因等信息,實行“一次采集、動態調整、資源共享”。
二是穩步提高低保標準。充分發揮社會救助兜底保障作用,優化低收入群體認定標準,分類提高城鄉低保補貼標準,減輕城鎮困難人群生活負擔。對身患重大疾病、遭遇重大災害,在享受保險、賠償和救助后基本生活仍陷入困境的,給予一次性臨時幫扶金。
三是加大扶智扶志力度。加強城鎮困難群體生產幫扶和就業幫扶,開辟就業綠色通道,開展就業免費培訓指導,促進城鎮困難人員就業脫困。對招用城鎮困難人員的用人單位,在給予社會保險補貼的基礎上,配套出臺相應稅收優惠政策,強化政策引導與激勵。加強教育幫扶,貫穿學前教育到大學教育,通過減免學雜費、補助生活費、發放助學金等方式,讓城鎮困難家庭子女能接受公平有質量的教育,有效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四是建立長效救助機制。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建立健全基層社會救助服務工作站,加強對城鎮困難群體的人文關懷、物質幫扶、精神慰藉和心理健康服務,切實增強困難群體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強對社會工作者、志愿者的政策扶持,建立完善社會工作積分機制,促進社會組織在提供社會救助服務中發揮更大作用。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