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北京訊(記者孫金霞)為應對新冠疫情影響,國家集中出臺了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2020年全國新增減稅降費2.5萬億元。2021年,減稅降費政策是否要退出,各界非常關心。這也是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多蒙德實業集團董事長石磊關注的重點,今年他提交了《關于對民營中小企業進一步加大實施減稅降費力度的建議》的提案,建議減稅降費政策繼續保持,并加大實施力度。
石磊認為,根據國際形勢,結合中國實際,減稅降費政策不宜過早退出,應繼續保持3到5年,對廣大中小企業,還應進一步加大減稅降費力度。中小企業主要是民營企業,對中小企業減稅降費,實際上就是對中國民營企業減稅降費。
石磊在提案中提到,我國民營中小企業實際稅費負擔偏高。
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稅收法定落實不到位,存在大量非稅收入,非稅占比18%,遠高于美國的5%。企業除了繳納稅、費外,還需在用工成本中承擔大額的五險一金,美國費率為13.65%,中國五險一金綜合費率約為工資的43.1%,對吸納大量就業的民營中小企業負擔過重。
二是理論上可以轉嫁的流轉稅,但在實際經濟運行中轉嫁不了。比如增值稅可能因為難以取得相關抵扣憑證而轉嫁不了,由企業自己承擔,比如企業所處的行業競爭激烈,因此難以提高價格轉嫁稅負。
三是民營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融資成本高出國有企業、上市公司1倍以上,有的甚至高出2到3倍,昂貴的融資成本在企業所得稅匯算中不能作為成本扣除,實際上支付了高昂的“利息稅”,導致民營中小企業隱性稅負高于國企。除此之外,民營中小企業在資源配置、行業準入等生產要素的競爭中與國企相比,長期處于不平等地位。同樣的稅負水平,對國企的利潤敏感度低,對民營中小企業敏感度高。去年國家及時出臺了對小微企業在疫情期間增值稅減按1%征收的政策,拯救了一大批瀕臨死亡的小微企業。
四是中國雖然率先走出疫情,經濟開始恢復。但眾多民營中小企業仍然未從疫情中走出來。吸納大量就業的旅游業、餐飲業、商超、電影等行業在疫情中損失慘重,沒有3到5年時間難于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為此,石磊提出了繼續加大減稅降費的建議。
石磊建議,逐步提升稅收法律級次,實現稅收法定。我國目前的稅收法律偏少,除《個人所得稅法》、《企業所得稅法》、《車船稅法》等法外,還有10多項稅種和大量收費是通過行政性法規、部門規章來規定的。目前最主要的稅種增值稅仍然是以國務院暫行條例的形式存在的,應把增值稅立法放在稅收立法的首位。
其次,石磊建議,開征社會保障稅,下調五險一金繳費比例,降低企業負擔。現有的“五險一金”以及殘疾人保證金、工會經費等企業的用工成本分別由人社、醫療、衛計等多部門核定,政出多門,存在部門利益。建議將“五險一金”等非稅收費統一合并成為社會保障稅,稅率降低到25%以下,由稅務部門全責征收。
石磊還建議,降低間接稅,簡化并下調增值稅稅率。小幅下調企業所得稅率,改變企業稅負感重的狀態。降低間接稅比重,增值稅的基準稅率可適當降低。對小微企業,建議將疫情期間增值稅減按1%征收的政策常態化、固定化。
此外,石磊建議,允許民營中小企業融資成本稅前扣除。民營中小企業以超過國家法定利率的成本進行融資是無奈的選擇,對民營中小企業真實的,不超過法律保護的利率上限以內的融資成本,稅務部門應當準予稅前扣除。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