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北京訊(記者蘇暢)網絡醫療健康互助是基于“幫助他人、守護自己”的初衷,由網絡平臺為會員提供互助服務的一種互助共濟機制。據新浪財經網絡數據顯示,2019年網絡互助平臺加入會員1.5億,2019年共幫助近4萬人次,互助金額超過50億元。
網絡互助具有非常重要的社會管理功能,可顯著減少患病家庭經濟負擔和經濟損失,有效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商業保險的有效補充,有助于我國健康保障領域數字化轉型升級。
與此同時,網絡互助的亂象值得注意。近年來的網絡互助平臺快速發展,卻沒有明確的監管主體和監管標準,處于無人監管的尷尬境地。
今年初,美團旗下美團互助宣布于1月31日正式關停互助業務,此時距上線僅有一年半。不僅如此,去年9月,百度旗下燈火互助因參與成員人數少于50萬而宣布終止。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曾公開表示,美團互助偏離美團主業和逆選擇風險不斷增加,是其關閉的主要原因。下一步,將對網絡公司做互助業務進一步關注,了解其運行的方式和風險情況,再根據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
對網絡互助的監管一直在進行中。2020年9月,銀保監會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局曾發布《非法商業保險活動分析及對策建議研究》文章,稱有的網絡互助平臺會員數量龐大,屬于非持牌經營,涉眾風險不容忽視,部分前置收費模式平臺形成沉淀資金,存在跑路風險。如果處理不當、管理不到位還可能引發社會風險。而平臺監管缺乏制度依據,處于無主管、無監管、無標準、無規范的“四無”狀態。
文章建議,堅持對所有保險活動實行嚴格準入、持牌經營,嚴禁無照駕駛行為,嚴厲打擊各類非法商業保險活動。要把網絡互助平臺納入監管,盡快研究準入標準,實現持牌經營和合法經營。
對此,今年兩會期間,不少代表、委員議案直指網絡互助領域,多位專家建言獻策,建議要加強網絡互助監管頂層設計。
全國政協委員、對外經貿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研究員孫潔表示,為規范網絡互助的發展,建議將網絡互助納入銀保監會監管框架內;加快網絡互助行業立法,建立健全平臺準入標準體系和事后評估審查體系;在立法條件成熟前,可在銀保監會指導下,先由行業協會牽頭構建行業統一規則,組建行業組織,規范經營行為,補齊制度短板。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院長李秋建議,應盡快出臺有關法律制度和行業規范,對網絡互助給予適度寬松的政策導向,從保護創新、防范風險角度給予關注和指導。
在平臺資金池加以管控方面,要設定預收金額上限,以小額預存為主;明確資金托管方式,資金托管于第三方銀行監管賬戶或商業保險公司,并向有關單位進行報備。
網絡互助平臺宣傳方面,將網絡互助與保險有效切割,引導消費者正確認識平臺性質;指導網絡互助平臺做好互助計劃加入條件的準確、完整告知,改進提示與說明方式,明確可能存在的風險;通過委托第三方公司調查、信息透明公示、用戶和媒體監督等,有效監督平臺日常運營。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