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國民消費的轉型升級,發展大健康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中國健康產業市場規模已達3.2萬億元。而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醫療健康行業投資分析報告》預測,2020年中國醫療健康產業市場規模將高達8萬億元。
無怪乎馬云要說,未來首富一定會出在醫療大健康行業。那么,我們又該如何看待醫療大健康產業的發展?具體哪些領域是突破的重點?對商業模式創新又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呢?
據睿觀云董事長、北大網絡營銷總裁班授課專家劉東明介紹,醫療大健康的發展,直接帶動了“互聯網+醫療”概念的興起,而這既符合政策導向,也符合產業趨勢,無疑成為當前最大的機遇和亮點,。
從政策導向上看,我國在互聯網+醫藥創新、醫療信息化、治療精準化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政策。如《健康中國2030》提出,要規范和推動“互聯網+健康醫療”服務,創新互聯網健康醫療服務模式;《十三五科技創新規劃》也提出,發展信息技術與醫療健康服務融合創新。
從產業趨勢上看,信息技術、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互聯網+”概念嫁接醫療,推動了醫療新模式的快速發展,“互聯網+”醫療已成為近幾年的PE/VC關注熱點。尤其像移動醫療、醫療大數據、智能醫療硬件等已經成為投資熱點,正在進入爆發期。
據業內人士介紹,雖然近兩年BAT探索“互聯網+醫療”之路坎坷,但絲毫未影響他們的布局醫療大健康的積極性,尤其是阿里,其野心更非同一般。從此前成立阿里健康,提供天貓醫藥服務,上線支付寶“未來醫院”,到如今聯手新華制藥,與同仁堂、九州通等發起國內首個“全國家庭過期藥品回收聯盟”,阿里系大健康版圖不斷拓疆辟土。其實,不止是互聯網巨頭,像萬達、恒大等實體企業也紛紛涉足該領域。
劉東明認為,正是“互聯網+醫療健康”不可限量的市場前景,讓所有有實力的企業都想從中分得一杯羹。而這不僅推動了相關技術的重大突破,也推動了商業模式的創新和產業的融合,更為傳統中醫藥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這其中比較典型的案例就是同仁堂和康美藥業在互聯網+中醫藥上的實踐。
同仁堂在國內率先開展互聯網+中醫藥跨境健康服務項目,早在2016年年底就上線了中醫藥“走出去”平臺,平臺覆蓋金磚國家中的印度、俄羅斯、巴西三個國家,包含中成藥、中藥飲片、保健儀器(如針灸、火罐等)等近三百種中醫特色健康服務產品。
與此同時,康美藥業也在國內率先把互聯網布局中醫藥全產業鏈,打造了由網絡醫院、智慧藥房、智慧養老、健康智庫、健康管理、第三方支付和健康保險、社區健康、智慧養生等組成的“智慧+”大健康產業平臺,積極探索中醫藥的傳承與發展。
劉東明分析,傳統中醫藥企業之所以熱衷于互聯網+,正是因為看到了互聯網+在打破中醫藥銷售渠道的空間限制、整合全鏈條資源、激活市場要素、提高管理效率等方面的優勢。這不僅為中藥業企業服務和銷售模式賦予了更多新時代的突破和創新,也為中醫藥發展注入了新活力,對提升中國軟實力具有積極作用。
在他看來,不僅限于中醫藥,互聯網+對醫療健康的影響是全方位的。首先,互聯網和大數據的運用,將全面重塑醫療健康產品的開發與定價、市場營銷、內部管理等環節,使之更加精準,更加個性化,推動運營模式的巨大創新:其次,也可幫助制藥企業、保健品企業實現個性化產品研發和精準化營銷;另外,還可以根據用戶畫像個性化開發醫療旅游、養生養老、健身休閑、保險金融服務等大健康產品。簡單來說,就是“互聯網+醫療健康”將會衍生出多維度、多角度的服務形式和發展機會,具有無限的可能性。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低暟l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