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監管層紛紛出手規范ETF換購,助力業務長期發展,獲得市場各方點贊。
此次監管層出手主要是針對ETF換購帶來的兩大弊端。第一是,ETF超比例換購或導致ETF凈值大幅偏離基準,損害持有人利益。監管層出手要求ETF換購規模不可超過成份股在指數中的權重。第二大弊端是,上市公司股東借道ETF換購減持,監管層要求換購要遵守上市公司股東減持的相關規定。
實際上,股票認購是ETF特有的發行方式,投資者可在募集期使用單只或多只ETF標的指數成份股認購ETF份額。這樣有利于減緩直接減持對市場的沖擊,也有助于擴大股票型ETF規模,吸引更多中長期資金通過投資ETF入市。
這是一項常規業務,為什么會變得復雜而充滿爭議?究其成因,背后既有少數上市公司股東想借道減持的意愿,也有少數基金公司為了吸引機構投資者、做大ETF等業務規模的動力。
不規范運作可能會影響持有人利益。早在2013年就出現過這一情況。當時有基金公司大比例接受客戶以股票換購ETF份額,導致基金凈值出現明顯偏離,中小投資者遭受損失,招致了監管層的嚴厲處罰。這背后體現的正是監管層將中小持有人利益放在首位的紅線意識。
將持有人利益放在首位,始終是基金公司運營發展的基石。對基金公司來說,ETF換購或許能帶來短期可觀規模,但影響到基金的正常運作就可能影響持有人利益,必然“自毀口碑”,長期看得不償失。
一位ETF基金經理就表示,基金公司不應在新基金發行時,讓單一個股占比過高,這會暴露基金運作的風險敞口。同時,基金公司有拒絕質地較差的上市公司股票換購的權利,當出現上市公司質地較差的情況時,基金公司應該敢于“用腳投票”。若單一個股占ETF比重過高,基金公司就不應在發行期間向中小投資者宣傳現金認購,避免ETF在建倉期與指數之間跟蹤誤差較大,損害中小投資者利益。
當前正是權益基金大發展的好時機,ETF作為重要的投資工具也迎來發展的春天。此次監管層出手規范ETF換購業務,正是為了規范市場各方行為,正本清源,保障ETF合規健康發展,維護證券市場正常秩序。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