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楚
毫無疑問,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移動互聯網給投資者帶來了極大便利,比如移動互聯網帶來各種社交工具的興起,投資者之間的互動交流變得非常方便,各種信息可以短時間甚至瞬時觸達投資者,股票市場不是信息太少,而是信息太多了。但與此同時,移動互聯網帶來信息的瞬時觸達,使得投資者對市場的預期可以短時間達到高度一致化,由此帶來市場的波動加大。對于投資者來說,如何克服這種情緒上的交易帶來的投資失誤,是一個重要的命題。
一致性預期
擴散速度大大提升
在移動互聯網興起之前,股票市場的信息傳播,主要是門戶網站,更早之前是報紙、廣播等傳統媒體,中小投資者主要依靠這些傳播介質。對于機構投資者來說,賣方機構通過頻繁的路演、電話會議等形式,提供了專業、精準的服務。進入到移動互聯網時代之后,隨著各種社交媒體的興起,中小投資者接受股票資訊極為容易,“信息差”這個詞越來越不適合股票市場,尤其是大量自媒體如雨后春筍般出現,投資者都可以在第一時間接收到各種股票資訊。
在移動互聯網之前,投資者接收信息有一個時間差。比如在報紙時代,股票市場的信息源頭往往在前一天晚上各種公告信息,中小投資者一般需要第二天早上通過讀報或瀏覽門戶網站了解到這些信息,這里面就有個時間差。有的投資者獲悉資訊早一些,可能投資上做判斷就更早些,投資獲勝的概率就更大一些。再比如投資者去調研一家上市公司,可能只是通過電話、短信等信息才可以小范圍傳播,市場上不同的投資者獲取信息的覆蓋面、速度都大不相同,誰獲得資訊更早、更全,誰就更容易獲勝。
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各種社交媒體和社交工具使得信息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大量傳播,讓不同類型的投資者可以在第一時間獲取資訊,投資者了解的上市公司信息,也可以通過朋友圈實現發酵式傳播,這就帶來一個結果,股票市場的信息可以在短時間內觸達幾乎所有投資者,只要投資者愿意接收信息。
由此,對這些信息的判斷,投資者可以在相當短的時間內形成一致性預期并且做出投資判斷和投資決策。比如光伏行業出臺了一項利好政策,市場上幾乎大部分的投資者就可以通過微信或各種APP獲取這一信息,然后通過手機迅速下單買入光伏類的股票,這種強大的一致性預期,會帶來情緒面的高漲,情緒的背后是資金,各種資金的合力會讓光伏類的股票短時間內暴漲;反之,當市場上出現了某個光伏行業的負面信息,大部分的投資者又可以通過社交工具在極短的時間內獲取相同的信息,然后迅速不約而同地作出賣出相關光伏類股票的決策,由此帶來光伏類股票在短時間內的暴跌。
這種一致性的買入或賣出行為,就會帶來市場的波動性加大,很容易在短時間內暴漲或暴跌,很明顯,移動互聯網帶來的投資者一致性預期極容易達成,股票市場省卻了意見分歧這一環節,一致性預期帶來的是一致性買入或賣出行為,這是移動互聯網時代股票市場出現的新情況、新課題。
投資者面對新難題
移動互聯網確實給投資者帶來了股票市場資訊獲取的極大便利,但也讓投資者面臨新的難題。
首先,各種股票資訊的自媒體不斷出現,水平參差不齊、目的不一的傳播者傳遞著各種股票的資訊。有些是本著價值投資、理性投資的原則,通過自己扎實而專業的研究后傳播的信息,這樣的資訊當然越多越好,但遺憾的是,也有各種傳播者抱著找人抬轎,或者單純為了獲取流量而進行各種股票市場資訊的傳播。比如各種聳人聽聞的標題黨,以及自己買入股票后在各種社交媒體上一陣狂吹,借此希望形成合力,把自己先行買入的股票推上去。更有甚者,受上市公司的利益輸送驅使,在各種社交媒體上鼓吹各種股票,想讓其他投資者抬轎,還美其名曰“市值管理”,實際上是搞內幕交易和利益輸送。
其次,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大家奉行“流量為王”,各種研究機構為了打造IP,也掀起了跟風研究、追熱點研究的習慣。比如今天A股市場元宇宙股票大漲,晚上分析師就各種有關元宇宙的電話會議開起來了;明天白酒股大漲,分析師明晚就召開各種關于白酒的電話會議,因為這種迎合市場熱點的研究,最能吸引流量,利于打造個人和機構IP。但這樣跟熱點的追風式研究,喪失了研究的獨立性、科學性和可持續性,把本應該專業的研究機構變成了活生生的趨勢投機者。
與之相類似,每天各種社交工具上的股票資訊,大部分也是跟熱點,比如光伏的股票今天漲了,晚上各種社交媒體上便把光伏板塊的投資價值一陣狂吹噓,第二天光伏股票跌了,社交媒體上又紛紛出現唱衰光伏板塊的聲音。如此一來,就會讓投資者也被帶入趨勢投機和頻繁交易的“坑”,股票市場要獲利,很多時候是需要逆人性的,但移動互聯網時代信息的瞬時傳播,放大了人性中固有的弱點,對股票市場的長遠建設其實是弊大于利的。
有鑒于此,針對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這些股票市場資訊傳播的特點,投資者很有必要保持清醒頭腦,學會鑒別各種信息的真偽,加強獨立研究,不能人云亦云,更多的時候,投資者更應該學習別人的投資邏輯,而不是投資結論,也就是說,別人在社交媒體上推薦一只股票,我們更應該學習的是別人推薦這只股票的邏輯是否成立,而不是一個簡單的股票推薦。
09:57 | 業務戰略升級加速 千方科技2024年... |
09:57 |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政策... |
09:55 | 思特威:一季度凈利同比大增 進一... |
09:54 | 證監會修訂發布派出機構監管職責規... |
00:25 | 場景創新、技術賦能、生態協同 零... |
00:25 | 三一重工去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派... |
00:25 | 搶抓集成電路關鍵工藝材料發展機遇... |
00:25 | 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支持技術... |
00:25 | 一體化布局成效漸顯 美諾華去年凈... |
00:25 | 華立科技游戲游藝設備業務穩健發展... |
00:25 | 融創公布境外債務重組方案 “全額... |
00:25 | 構建多元化酒生活消費場景 貴州省...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