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夢澤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要加大研發力度,認真研究市場,用好用活政策,開發適應各種需求的產品,使之成為一個強勁的增長點。”這是2014年5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汽車集團考察時提出的殷切希望,對新時期的汽車產業創新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十年磨一劍。對于新能源汽車產業來說,十載光陰,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發展,汽車與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領域的技術加速融合,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一路高歌猛進,連續9年產銷全球第一,一大批中國汽車品牌迅速崛起。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201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約7.5萬輛,到2023年攀升至949.5萬輛,占到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六成以上。中國新能源汽車生態鏈逐漸形成,在不斷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方面發揮出強大的作用。
國內方面,憑借全產業鏈深度融合和協同賦能,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不斷提速,從生產第一輛新能源汽車到第1000萬輛,用了27年;從第1000萬輛到突破2000萬輛,僅用了17個月。躍動的數字充分展現了“中國制造”的速度與激情。
截至2023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為2041萬輛,占汽車保有量比重為6.1%,較2022年底提升2個百分點;充電配套設施方面,截至2023年底,我國累計建成充電設施859.6萬臺,數量居全球第一,逐步形成新能源汽車與充電基礎設施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國際方面,新能源汽車這一“中國智造”的新名片,帶動中國汽車穩步“出海”。伴隨著新能源汽車“出海版圖”不斷擴大,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眾多前沿技術在中國率先亮相、應用并形成引領之勢,新能源汽車也成為世界觀察中國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生動窗口。
2023年,我國外貿出口進一步邁上新臺階。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全年汽車整車出口491萬輛,同比增長57.9%,首次躍居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120.3萬輛,同比增長77.6%;動力電池出口127.4吉瓦時,同比增長87.1%。
筆者認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實現由點到面、從量到質的突破,離不開新型舉國體制的制度優勢。一直以來,為鞏固和擴大新能源汽車發展優勢,利好政策“多箭齊發”,從推動新能源汽車全面市場化、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到延續和優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等,多方合力共同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開放中融合,在融合中崛起,在崛起中競爭,在競爭中成熟。厚積薄發的中國汽車產業,正在以一個成熟者的姿態站在全球前列,引領著下一次產業變革的到來。
站在新起點,我國汽車市場還有很大增長潛力可挖。放眼未來,隨著我國汽車制造業發展水平和國際競爭力不斷提升,新能源汽車逐步將先發優勢轉化為技術優勢、產業優勢和合作優勢,我國汽車強國建設步伐必將越邁越堅實。
09:57 | 業務戰略升級加速 千方科技2024年... |
09:57 |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政策... |
09:55 | 思特威:一季度凈利同比大增 進一... |
09:54 | 證監會修訂發布派出機構監管職責規... |
00:25 | 場景創新、技術賦能、生態協同 零... |
00:25 | 三一重工去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派... |
00:25 | 搶抓集成電路關鍵工藝材料發展機遇... |
00:25 | 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支持技術... |
00:25 | 一體化布局成效漸顯 美諾華去年凈... |
00:25 | 華立科技游戲游藝設備業務穩健發展... |
00:25 | 融創公布境外債務重組方案 “全額... |
00:25 | 構建多元化酒生活消費場景 貴州省...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