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禾
最近市場大跌,許多投資者又不淡定了。其實,應對大跌的方法極其簡單,就是平時少用杠桿,大跌的時候趁機買入優質、便宜的資產,然后靜待長期收益就是了。正如彼得·林奇所說,如果你成功地避開了歷史上所有的大跌,但不會選優質的資產進行投資,那么到頭來,你還是賺不到多少錢。
不過以上這些價值投資的話呢,與懂的人說,說一兩遍就懂。與不懂的人呢,正如沃倫·巴菲特所吐槽的,你說三年他也不肯聽,該怎么炒作還是怎么炒作,碰到大跌該怎么跳腳還是怎么跳腳。正可謂“無可奈何人煩躁,似曾相識大跌來”。
不過,就在這滿市場充斥著的、對股市波動的不淡定中(我覺得這種幅度充其量只能算波動,如果這也算崩盤,那么1987年的香港市場算什么呢),我卻想起一個不常被人琢磨、卻非常有規律的事情來,那就是在過去幾十年中,但凡經過市場檢驗的價值投資者,一旦成名,就很少看到再有突然塌樓、遭遇滑鐵盧的。
而即使有一些價值投資者偶爾失手,比如巴菲特在1999年被美國《巴倫周刊》嘲笑,安東尼·波頓在香港市場折戟,也往往不會對他們造成致命的打擊。要么他們事后被證明是對的,要么最糟糕也不過受一點損傷,仍能全身而退。與我們經常看到的,對市場價格走勢的今天對、明天錯的那些預測相比,與偶爾見諸媒體的投機大佬滿盤皆輸相比,被市場證明了的價值投資者,他們的穩定性實在是高了太多。
比如說,巴菲特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前后,就在華爾街有一些名氣,大家就知道他是一個有自己價值信念的投資者(但是當時市場還不是很認可他)。到了2000年以前,老先生已經很有名,經常懟當時的互聯網泡沫,就像最近兩年他一直在懟虛擬貨幣一樣。
當時互聯網泡沫實在太火,老先生不買科技股、又好幾年沒跑過指數,《巴倫周刊》覺得終于找到一個機會,可以搞臭這個價值投資者,就寫了一期封面文章,意思你終于錯了。結果后來大家都知道了,科技股泡沫成為人類歷史上有名的泡沫之一,老先生卻仍然很開心地每年開自己的股東大會,向全世界宣傳價值投資理念。
有人也許說巴菲特是個例外,那我們再看看彼得·林奇,這位教育人們要價值選股、放棄預測波動的大師,1977年擔任麥哲倫基金的基金經理,一直做到1990年,業績驚人。他還寫了三本書,其中的哲學和他的投資方法如出一轍。1990年林奇覺得自己工作太辛苦、無法和家人相處,因此退休,從事慈善與投資。到2006年,按《波士頓雜志》的統計,彼得·林奇依舊在市場上有一席之地。直到今天,他的投資理念,仍然在影響一代又一代的投資者。
有人也許會說,怎么沒有價值投資者折戟的,安東尼·波頓不就折戟香港了嗎?波頓號稱歐洲股神,從1979年開始到2007年,他的業績一直被歐洲投資者稱道。在2010年開始管理投資中國香港市場的基金以后,波頓確實沒有能復制他在歐洲的傳奇。不過,這種“折戟”實際是被夸大了的。
在安東尼·波頓在2010年到2014年的整個任期中,恒生指數大概上漲了20%左右,而我印象里,波頓只賺了大概6%,僅此而已。這既不是什么巨大的虧損,持續時間也不長。因此,所謂“折戟”,不過是安東尼·波頓在短短三年里,沒能復制在歐洲幾十年的傳奇而已。而指望價值投資者年年都賺錢、和銀行存款一樣穩當,這無疑是不現實的。
波頓從2014年開始不再管理這只基金,我們也就沒有繼續觀察他業績的機會。如果讓這位書寫了一生傳奇的投資者,繼續他在中國市場短短幾年的投資,他會不會一直“折戟”,也很難預料。而且,不要忘記,在《安東尼·波頓的成功投資》里,波頓表示了他對技術分析的熱愛,他因此也被稱為“可能是唯一一個使用技術分析的價值投資大師”。而技術分析的方法,本身與價值投資的經典理論,是有所矛盾的。
而在A股市場,真正信念堅定的價值投資者,經過市場檢驗的時間還比較短,所以我們不太能找出哪個價值投資者有幾十年的業績。不過,相信海外市場的經驗,會在中國市場復制,而真正篤信價值的投資者,在將來也會如他們的同行一般,取得令人驕傲的業績。
那么,為什么真正市場檢驗過的價值投資者,他們往往長盛難衰呢?這是因為價值投資的超額收益,來自于穩定的社會學原理,而不是賭運氣般的投機所至。一方面,有價值的資產不斷產生新的收益;另一方面,不理性的整體社會,又不斷提供優質的投資機會。而這種整體社會的不理性,則是非常難以在哪怕以幾十年為維度的時間內,得到有效提升的。
而一旦一個投資者完全認可了這種價值投資的方法,他就已經洞察了這個社會的各種邏輯。一個洞察了社會的人,又怎么會輕易改變自己的判斷呢?所以,當洞察社會的人,遇上難以改變的、存在各種不完美構造的社會,價值投資者的長期超額收益,也就不難理解了。明白了這個,我的讀者,你還會把最近的市場大跌放在心上嗎?
(作者系信達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