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資產證券化(ABS)市場逐漸擴大,風險管理相關問題越來越引起行業內關注,近日,寶德股份控股子公司——慶匯租賃的一只資產證券化產品發生利息違約,讓市場情緒更趨謹慎。與此同時,監管層在逐步加強ABS風險管理,這將倒逼ABS產品提高底層資產質量,市場將迎來自我凈化階段。
風險漸有暴露
事實上,慶匯租賃相關產品風險早有征兆,該產品的最終債務人——鴻元石化之前便已出現了經營風險。2017年12月22日,中誠信便將該產品優先檔評級從AAA下調至B。今年3月10日,慶匯租賃的母公司——寶德股份公告稱,鴻元石化在2017年12月15日被核查出重大問題,已停產整改,管理人恒泰證券隨即起訴要求鴻元石化履行合同義務,同時要求慶匯租賃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國信證券高級經理索園園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去年以來一些ABS產品暴露了一定風險。比如一個以生物質發電項目為底層資產的ABS產品,現金流預測偏離幅度高達20%-30%,最后不得已動用“差額支付承諾”條款。
所謂“差額支付承諾”,載體是差額支付承諾函,是ABS外部增信措施中的其中一種,也叫“差額補足承諾”,是對專項計劃資金不足以支付目標ABS的預期收益和全部未償本金時,把差額部分補足,投資人可以保證一部分收益。
無獨有偶,浙江一家企業發行的以熱電廠為底層資產的項目同樣現金流預測出現偏差,最后不得不召開持有人大會,發行人把產品提前兩年直接贖回。
天風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孫彬彬稱,目前企業ABS的融資企業主要是發債難度比較大的企業(小貸、地產、城投、租賃、中小企業等),對于其中信用資質較弱的主體,即使債務人較為分散,其中的信用風險也需注意。
ABS監管趨嚴
近年來,資產證券化市場發展迅猛。根據穆迪公司近期公布的數據,2017年,ABS發行規模為1.47萬億元,而2012年僅為281.4億元,復合年均增長率為120.6%。2017年底,ABS存量分別占中國債券市場存量和信用債市場存量的2.48%和5.58%,而在2012年底上述比例僅為0.12%和0.35%。
索園園表示,市場擴容也伴隨著信用風險管理壓力與需求增大,隨著風險逐步暴露,監管機構對于ABS信用風險的高度重視已經在近期的監管文件中亦有所體現。2018年以來出臺的多項監管政策都有涉及對資產證券化產品的主動監管。
1月13日,銀監會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的通知》梳理了銀行業市場的各種亂象,涉及ABS產品的有“在銀行間市場、證券交易所市場以外的場所發行類資產證券化產品,實現資產非潔凈出表并減少資本計提等”;“違規直接或變相投資以‘現金貸’‘校園貸’‘首付貸’等為基礎資產發售的類證券化產品或其他產品等”;“理財產品直接投資信貸資產,直接或間接對接本行信貸資產收益權”。場外的私募類ABS、現金貸ABS受到嚴格限制,同時理財產品直接對接信貸資產收益權的行為也被禁止。
申萬宏源(2.44+0.41%)債券分析師鐘嘉妮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從2017年開始,交易所資產證券化對項目監管逐步升級,針對計劃管理人挑選項目時的盡職調查和存續期間對資金歸集分發的內部控制機制,去年開始對數家操作有瑕疵的計劃管理人出具罰單。未來ABS監管的加強,將對參與ABS發行和存續期管理的機構進一步明確應盡職責和義務,有利于降低未來ABS產品在項目挑選初期和存續期的信用風險。
標準化成大方向
業內人士表示,雖然暴露了一些問題,資產證券化仍是一個大趨勢,市場將持續擴容,在嚴監管的趨勢下,ABS產品將不斷走向標準化和規范化,將為ABS投資的活躍奠定良好基礎,投資人和管理人也會更加嚴謹審慎。
“年初以來,監管政策頻出,盡管面臨一定的不確定性,但整體而言對ABS發行和投資都是機遇。從供給端來看,私募類ABS受限、非標遭圍堵,標準化ABS成為銀行非標轉標利器;企業ABS不斷走向標準化和規范化,將為ABS投資的活躍奠定良好基礎。”孫彬彬表示。
“當前資產證券化已從試點走向常態化,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今年以來的一系列監管動作,表明對資產證券化質量要求提高,資產證券化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華東某券商固收業務人士表示,監管的趨嚴也要求券商對資產證券化要從嚴把關,資產精挑細選,加強主動管理,做好現金流歸集等。
“風險控制方面,一是看主體,二是看基礎資產,如果主體沒問題,還要看基礎資產有沒有法律瑕疵、現金流是否穩定。如果主體、資產信用較弱,需要增加增信措施,目前看,ABS還不是只以基礎資產質量為唯一篩選標準,還是與主體有一定關系。”該人士說,在監管政策的指引下,所在券商已經全面提高基礎資產的要求,入池資產必須要有AA以上信用水平。
另一位券商固收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公司不僅將基礎資產的要求直接提升到AAA信用水平。此外,還加強了存續期管理,配備足夠人員,事前事中事后都要加強風險防控。
德邦證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德邦證券還組建了專門的投后管理團隊,密切觀測項目資產情況,對現金流、各交易主體情況定期跟蹤,實現投后工作全流程、精細化的系統化管理。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