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27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關于修改〈關于改革完善并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對于當前一些“殼股”而言不亞于一場強烈地震。
今年以來,ST和*ST類上市公司股價一跌再跌,87家公司中,僅有5家股價上漲,超70家跌幅超過20%。更為重要的是,這些“殼股”的流動性面臨枯竭,往年屢見不鮮的重組概念炒作已然偃旗息鼓。
流動性面臨枯竭
此前A股的退市制度,存在指標較為單一、可操作性不強等問題。例如,退市指標主要看凈利潤等財務指標,符合“連續一個月股價低于1元”指標的個股數量過于稀少,導致A股退市率遠低于國際水平。截至3月,A股累計退市上市公司為95家,平均每年退市的上市公司數量不足4家,退市率不足0.2%,遠低于美國股市8%-10%的退市率。
因此,A股市場上頻頻上演“不死鳥”的怪象。3月中國證監會就退市制度征求公眾意見,表示在完善重大違法行為退市制度的同時,將進一步加大對財務狀況嚴重不良、長期虧損、“僵尸企業”等符合退市財務指標企業的退市執行力度。《決定》完善了重大違法強制退市主要情形,公眾健康安全重大違法的退市案例或難以避免;強化了證券交易所退市制度實施主體責任、落實相關主體責任。
在監管層不斷重拳出擊背景下,87家ST和*ST類上市公司今年的表現在意料之中,往年被熱炒的這些公司不僅股價出現斷崖式下跌,更重要的是流動性面臨枯竭。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僅有5家ST和*ST類上市公司股價出現上漲,超70家跌幅超過20%,其中有30家公司股價跌幅超過50%,*ST富空、*ST保千、*ST天馬、*ST天馬等6家公司股價直接跌去八成多。
流動性方面,投資者開始對ST和*ST類上市公司“用腳投票”。7月以來,在剔除14只因停牌而無成交數據的公司后,73家公司中,37家公司日均成交額低于1000萬元,占比過半。*ST凱迪7月2日復牌之后已連續23個跌停,7月以來日均成交額僅84萬元;ST仰帆日均成交額僅145萬元;ST山水日均成交額為203萬元。毫無疑問,這些“殼股”或準退市股的流動性已經枯竭。
對此,賽亞資本董事長羅偉冬表示,退市新規進一步與國際市場接軌,勢必打擊多年來形成的“炒差”風氣。
殼公司價值弱化
多年來投機資金偏愛炒作ST類等殼公司,根本原因在于,在難以退市背景下,往往會出現一些重組預期乃至退市后的重新上市,殼價值被資金看中。近幾年來,不少公司被借殼之后,股價炒出天價。
2016年12月初,停牌長達6個月的*ST天儀發布重組草案,將以發行股份方式以43億元購買貝瑞和康100%股份。在公布重組方案后,*ST天儀復盤連續10個交易日漲停;2017年2月,順豐控股順利借殼鼎泰新材上市,而早在2016年5月鼎泰新材剛披露順豐擬借殼開始,股價就一路飆升,直到正式借殼后,期間其股價一度漲幅超過350%。
正是看到“殼股”的潛在價值,一些殼股公司每到年底就會拼命“保殼”:賣房保殼、賣地保殼或依靠政府補貼保殼等手法屢見不鮮。不過,隨著監管層重拳出擊,退市風險越來越高,殼公司價值大大弱化。
川財證券分析師鄧利軍認為,退市新規在完善重大違法行為退市制度的同時,明確對于應當退市的公司,必須按照“出現一家、退市一家”的原則,堅決維護退市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這意味著將進一步加大對財務狀況嚴重不良、長期虧損、“僵尸企業”等符合退市財務指標企業的退市執行力度,以往通過財務報表包裝留在A股市場的ST或是*ST企業,以及處于暫停上市階段謀求恢復上市企業的難度進一步加大。
正如深圳一位私募人士所言,過去支撐這些“殼股”的是重組或重新上市的預期。“對于這些有可能退市的‘殼股’,大量投機資金蜂擁而入,機構、散戶都在賭預期。一旦沒了預期,沒了資金參與,后果也就可想而知。”
“多年來投機風氣盛行,有一個基礎:股票市場‘剛兌’。因為股票不會退市,怎么炒作都沒問題,只要不退市,搞個重組方案就可繼續爆炒推高股價。”羅偉冬說,近年來很多準退市股票令重倉機構“踩雷”,理性投資者不應參與準退市股炒作。
A股退市“常態化”
東方財富證券指出,此次證監會修改完善退市制度對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加大力度解決A股退市難頑疾,明確落實監管責任,將進一步遏制資金對績差股炒作,提升資源配置效率,促進價值投資理念深入。
事實上,A股退市“常態化”初顯端倪。2016年只有退市博元,2017年則有5家退市,除3家是因合并換股退市外,另外兩家為欣泰退、新都退。2018年退市個股數量繼續增多,已有退市昆機、退市吉恩及烯碳退,*金亞、*ST百特也處于退市程序。
招商證券分析師張夏表示,一直以來,A股市場退市率低,不足國外成熟資本市場的十分之一;ST公司中不乏通過借殼上市或資產置換、獲取非經常性收益等方式實現摘帽者。短期來看,部分存在影響公共安全或者公眾健康安全行為的上市公司面臨較大調整壓力。長期來看,退市制度改革有利于資本市場發揮優勝劣汰作用,長線資金將向績優股集中,從而推動A股市場結構優化。
“不過,隨著證券市場與國際接軌,機構投資者比重不斷加大,重組概念炒作應該趨向式微。”羅偉冬說。
民生證券表示,此次證監會對退市制度的修改完善,對于進一步健全資本市場功能,增強市場主體活力,塑造理性投資文化,形成優勝劣汰的良好機制具有重要意義。對有關重大違法公司,特別是嚴重危害市場秩序,嚴重侵害群眾利益,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應堅決依法實施強制退市。
瑞峰資產總經理葉瑞堯說:“中小投資者應該認真研讀上市公司財務報表,了解經營狀況,對業績不良、股票大幅質押以及講故事、畫餡餅、無實際發展前景的企業堅決回避。”
有分析指出,長期來看,退市制度進一步完善后,上市公司違法違規行為將受到打擊,價值投資理念將進一步得到認同,這些都有利于提振市場信心,從而吸引長期資金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