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岳
A股市場的投資者要感謝國慶長假,讓他們躲過了全球性的股市下跌。盡管外圍股市出現異常波動可能會影響到A股,但支撐A股“光明論”的政策基礎正在得到夯實。在8月24日之后,監管層加快了A股補制度短板的進程,一批規章快速出臺。其他部門也紛紛為A股的“基建”添磚加瓦,如銀保監會發文允許公募理財產品通過投資各類公募基金間接進入股市。昨日中午,央行宣布降準置換中期借貸便利。此舉可部分對沖長假期間外圍股市波動帶來的負面影響。
今年8月24日,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主任劉鶴主持召開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專題會議。會議提出,要抓緊研究制定健全資本市場法治體系、改革股票發行制度、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立統一管理和協調發展的債券市場、穩步推進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拓展長期穩定資金來源等方面的務實舉措。
之后,正如宏觀經濟正在補基建的短板那樣,A股市場的“基建”短板也正在加快彌補。這里說的A股市場的“基建”指的是資本市場的基礎性法律制度。
8月24日,證監會宣布,滬深港通北向看穿機制(投資者識別碼制度)于2018年9月17日正式實施。北向看穿機制實施后,北向交易投資者將提供身份編碼相關信息,這將有助于交易所一線監管和中國證監會監管執法,維護市場秩序。
8月31日,證監會就《上海證券交易所與倫敦證券交易所市場互聯互通存托憑證業務監管規定》公開征求意見。滬倫通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一步擴大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的重要舉措。
隨后,《中國證監會監管科技總體建設方案》發布實施,標志著監管科技建設工作的頂層設計已經完成。
9月6日,證監會會同財政部、央行、國資委、銀保監會等有關部門,研究起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修正案》草案,提出了修改《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二條股份回購有關規定的建議。經國務院批準,按照立法程序要求,就修正案草案在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目前,這一草案已經公開征求意見一個月,即將進入立法程序。這意味著這一可以促進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的重要“法寶”有望盡快正式發布實施。
新版上市公司回購公司股份的相關規定被各界充分肯定,認為這是夯實資本市場基礎性法律制度的重要舉措。
9月28日,證監會發布《境外證券期貨交易所駐華代表機構管理辦法》,對之前的相關規定進行了修訂,并公開征求意見。此舉是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以及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所推進的重要事項。
同日,證監會正式發布《證券公司和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境外設立、收購、參股經營機構管理辦法》。這個管理辦法為依法有序推動證券基金經營機構走出去、切實加強證券基金經營機構對境外機構的管理提供了執法依據。
同日,為進一步堅持依法全面從嚴監管理念,穩步推進新股發行常態化工作,提高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證監會決定啟動發行審核委員會換屆工作。9月30日,證監會就《關于修改〈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發行審核委員會辦法〉的決定》公開征求意見。
9月30日,為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的決策部署,進一步推動上市公司規范運作,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證監會修訂并正式發布《上市公司治理準則》,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從以上分析不難看出,A股市場所做的這些“基建”工作完全可以對表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專題會議的要求。
A股市場境內外長期資金的供給渠道已經打通。在拓展境外長期穩定資金來源方面,除了已經嘗到甜頭的MSCI要將A股的納入因子從5%增加到20%外,全球第二大指數公司富時羅素近日宣布將A股納入其指數體系,分類為次級新興市場,2019年6月份生效,再加上已經用足額度的QFII,說明A股市場的國際吸引力已經顯著增強。在國內資金層面,各部門繼續創造條件讓長期資金入市。9月28日,銀保監會正式下發《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允許公募理財產品通過投資各類公募基金間接進入股市。
現在,A股市場的投融資環境已經有了根本性的改善,各部門協同補“基建”短板的工作也在穩步推進當中,再加上宏觀經濟的穩定運行,所以我們說,支撐A股市場光明論的政策基礎正在得到夯實。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