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28年來,A股出現過四個重要底部,分別是1994年的滬指325點,2005年的滬指998點,2008年的滬指1664點和2013年的滬指1849點。筆者認為,2018年10月19日,滬指出現2449點低位,有望成為A股第五個歷史底部。具體理由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國內宏觀經濟增速雖有所回落,但總體運行平穩。
2018年第三季度國內GDP同比增長6.5%,國內GDP累計同比增長6.7%。近三年來看,國內經濟增速保持在6.7%-6.9%的區間,總體穩步增長態勢持續。國內經濟發展中的一些問題也值得注意,面對經濟發展中出現的問題,高層強調堅持穩中求進,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大改革開放力度,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提出了“穩就業”“穩外貿”“穩投資”“穩金融”“穩外資”“穩預期”的經濟工作要求,推動高質量的發展。擬出臺措施包括:通過保持基礎設施領域的補短板力度來抑制國內投資下滑趨勢,增加對中小微企業的授信比例,穩妥開展債轉股,研究減費降稅,完善環保治理,提升科技創新的支持能力等。
整體來看,主要經濟指標均保持在合理增長區間,經濟發展中的一些問題也有精準應對措施。國內宏觀經濟中短期增速有所回落,總體仍保持運行平穩態勢。
二是國內加大減稅降負力度,并為民營企業提供金融支持。
為穩定經濟增長,改善民營企業營商環境,國內先后出臺了減稅和支持民營經濟的金融措施。在減稅降負方面,2018年降低了增值稅稅率,實施了個人所得稅改革,下一步還將推出更大規模、更具實質性和普惠性的減稅降負舉措。
在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金融措施上,增加對民營企業的貸款占比,加大不良資產處置,盤活信貸存量,推進市場化法制化債轉股,建立聯合授信機制,減免相關金融服務收費,差異化制定貸款利率下降目標;設立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調動更多理財資金用于支持民營企業;允許保險資金設立專項產品參與化解企業股票質押風險。
減稅降負政策有助于降低企業經營負擔,有助于進一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而支持民營企業的金融措施,有助于改善民營企業面臨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也有助于控制相關金融風險蔓延和擴大,維護經濟穩定發展大局。與此同時,外部預期改善有利于穩增長大局。
三是A股低估的藍籌估值優勢明顯。
從大類資產配置的角度來看,A股低估值藍籌股的估值優勢明顯。從縱向來看,在滬指2449點,上證50指數市盈率為9.33倍,市凈率為0.98倍,處于歷史較低水平附近;橫向來看,美股道瓊斯工業指數和標準普爾500指數、英國的富時100指數的市盈率分別為22.49倍、19.65倍和10.7倍,市凈率分別為3.81倍、2.98倍和1.48倍,上證50指數明顯要低于世界主要金融指數的估值水平。
從股息回報來看,上證50指數成份股對應整體股息率為3.43%,而美股道瓊斯工業指數、標準普爾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的成份股對應整體股息率分別為2.25%、1.86%和1.02%。而在國內各大類資產回報方面,十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為3.55%,余額寶七天年化收益率為2.70%,國內一線城市房屋租售比不到2%。盡管各大類資產存在不同的風險收益特征,跨資產類投資需要較強的專業投資和風險承受能力,但是各大類資產收益水平的顯著差異也會引導相關資金合理配置需求。由此可見,A股低估藍籌品種估值水平已處于歷史低位附近,且有較高的股息回報,有望成為長線資金關注配置對象。
然而,當前A股估值中值依然偏高,題材、偽成長等高估值品種仍存在估值向下調整壓力。盡管在市場下跌過程中,高估值品種股價也有大幅下跌,然而高估值品種市盈率多在20倍以上,市凈率多在2倍以上,顯著大于低估值藍籌股的估值水平,且業績下滑速度有超預期的情況,大小非減持壓力不減,估值水平持續下探。
四是滬指2449點與A股歷史低位的對比。
1994年7月29日,滬指創出325點低位。A股市盈率為11.45倍,市凈率為1.41倍,期間個股跌幅中位數為65.93%。
2005年6月6日,滬指創出998點低位。A股市盈率為14.37倍,市凈率為1.64倍,期間個股跌幅中位數為68.36%。
2008年10月28日,滬指創出1664點低位。A股市盈率為13.11倍,市凈率為2.01倍,期間個股跌幅中位數為66.79%。
2013年6月25日,滬指創出1849點低位。A股市盈率為10.86倍,市凈率為1.48倍,期間個股跌幅中位數為27.58%。
2018年10月19日,滬指創出2449點低位。A股市盈率為12.58倍,市凈率為1.39倍,期間個股跌幅中位數為62.29%。
由此可見,滬指2449點附近全部A股估值水平與滬指325點、998點、1664點和1849點相近,期間個股跌幅中位數基本相同。
五是產業資本加大回購增持力度。
2018年上半年,在A股市場下跌調整過程中,二級市場大小非減持壓力持續,呈現出產業資本凈減持的狀況。7月以來,低估值藍籌股大小非股東增持股票現象增加,高估值股票仍承受著二級市場大小非減持壓力。2018年11月,滬深兩市上市公司股票回購和大小非凈增持總額已有連續五個月維持總體凈增持局面。隨著上市公司回購新規發布,滬深兩市股票回購規模持續增長。2018年9月至11月,A股回購規模分別為126.19億元、129.50億元和155.38億元。當然,11月上市公司大小非股東減持規模又出現反彈,不排除部分回購措施是為了掩護減持行為,因此仍需投資者對股票回購情況仔細甄別。
總體來看,產業資本增持和股票回購合力的增加,反映大小非股東、上市公司和中小股東利益趨于一致,有利于A股市場重心穩定,而產業資本持續增持低估值藍籌品種有利于提升其自身投資回報率。不過,對高估值股票而言,大小非股東持續拋售仍未結束,其公司股價估值仍處于回歸合理水平的過程中。
六是長期資金持續入市。
隨著權益類核心資產投資吸引力的增加,各類長線資金也開始了相關資產的配置。各地方養老金也在持續增加委托社保基金的投資規模,保險資金可以財務性和戰略性投資的方式投資優質上市公司,權益類投資規模快速增長。國際知名指數公司MSCI明晟擬在2019年將A股在其全球基準指數中的權重由5%提高至20%;富時羅素指數公司將于2019年中將A股納入其全球股票指數體系。兩大國際指數公司積極開拓A股市場。各類外資機構也通過QFII、互聯互通渠道積極投資A股市場。
此外,26只養老目標基金獲批發行,其他44只養老目標基金正在積極申報;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發布,四大行等眾多國內銀行積極籌備理財子公司,預計將有更多理財資金通過相關金融產品投資股票市場。滬倫通機制也有望在年底啟動。可以預見,隨著國內外資金投資A股市場渠道的完善,機構投資者規模將持續增長,投資A股長期資金也將持續增加。
綜合來看,國內宏觀經濟增速有所回落,仍保持總體運行平穩;減稅、支持民營經濟措施及外部預期改善有利于穩增長大局;A股低估值藍籌股的投資吸引力顯現,長期資金大規模入市,產業資本持續回購增持股票,外資入市熱情不減;在滬指2449點附近,全部A股估值水平與滬指325點、998點、1664點和1849點A股歷史底部相近,因此滬指2449點有望成為A股第五個歷史底部。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