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遠
1月11日晚間,滬深證券交易所分別發布了上市公司回購股份實施細則。這是進一步規范上市公司回購股份行為,切實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重要舉措,是我國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
通過觀察,筆者注意到,一方面,實施細則通過增加股份回購情形、拓寬回購資金來源、適當簡化實施程序,為上市公司更靈活、更便捷實施股份回購“鋪路搭橋”。另一方面,針對可能出現的違法違規行為,構建市場約束和監管介入相結合的雙重預防機制,最終推動形成長效、共贏和可持續的市場機制。
值得關注的是,兩個交易所發布的實施細則,均明確上市公司應當合理安排回購股份的數量和資金規模,并在回購方案中明確擬回購股份數量或者資金總額的上下限,且上限不得超出下限的一倍。另外,實施細則還明確,回購股份擬用于注銷的,不得變更為其他用途。
筆者認為,這給“忽悠式”回購戴上了“緊箍咒”,使得未來的回購具有更好的目的性。
上市公司回購股份,在業界看來,向市場傳遞的是公司股價被低估的信號。特別是在市場波動較大時,回購是對公司價值的認同,有助于穩定股價。同時,如果上市公司股票回購規模擴大,意味著大量回購資金將流入市場,這就有助于改善市場資金面。
但是,市場上也不乏一種現象:有的上市公司在股價大跌之時發布股票回購計劃,其中不乏豪言壯語者,推出巨額回購計劃。但是,在股價企穩之后,曾經的豪言壯語者又找各種借口終止計劃,到最后使得回購計劃不了了之。在這些上市公司眼里,宣布推出回購計劃,或許只是權宜之計,只是把回購當做穩定股價的“利器”,給投資者畫了一個很大的“餅”,而這個“餅”卻是摸不著、吃不到的。
究其原因,其一,因為股票回購需要掏出真金白銀,有的推出回購預案的公司并不具備實施條件,沒有足夠的資金進行回購。其二,不乏有的上市公司根本就沒把當初的回購計劃當回事,甚至是跟風之舉。
這種“忽悠式”回購行為,不光侵害了投資者的利益,也危害著市場的健康穩定運行。因此,對投資者而言,一定要提高警惕,要區分回購類型并結合公司基本面綜合判斷。同時,也需要監管部門加以嚴厲監管。特別是那些股份回購預案的信息披露內容不完整、不審慎,存在后續執行缺乏約束力、執行效果差、容易誤導投資者、引發市場質疑的,更要加以嚴格監管、嚴厲查處。如果存在違法違規行為,要加大懲罰力度。
正如上交所相關負責人所言:將強化回購自律監管,防范和嚴肅查處利用回購實施利益輸送、內幕交易、市場操縱等違法違規行為,充分發揮新股份回購制度的正向作用,推動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21:25 | 北京加速建設全球“開源之都” 推... |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