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李迅雷
由于疫情原因,今年的兩會召開時間比往年大大延遲了。但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雖然字數少于往年,卻非常有份量。各項目標設定非常明確,采取對策非常務實。下面我從對政府工作報告的理解,提出一些如何實現目標的不成熟看法。
今年GDP“隱含目標”
雖然沒有設定經濟增長目標,但報告中實際上也隱含了“目標”。一方面,報告仍然設定了城鎮新增就業目標為900萬,從往年情況來看,1個百分點的GDP增速對應新增就業不斷增加,2019年達到221.6萬,因此,今年隱含的經濟增長目標或許在3%~4%之間。另一方面,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把財政赤字率提高到3.6%以上,根據財政赤字率反推的名義增速約為5.4%,按照GDP平減指數在1%~2%之間,那么實際增速大概也是在3%~4%左右。
盡管今年沒有GDP的具體目標,但全面脫貧的目標依然沒有放棄。全面脫貧才能全面奔小康,因此,穩就業就顯得非常重要,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9年一個農民工的月薪接近4000元,如果農村一個三口之家中有一位農民工,就基本可以實現脫貧目標了,反之,如果一戶家庭的唯一農民工失業了,則脫貧壓力就大了。
那么,靠什么來實現新增就業900萬和對應3%~4%的GDP增速呢?我認為還是靠擴大內需,包括擴大投資和消費,投資主要靠基建投資,尤其是要大力發展新基建。在今年不設GDP增速目標的情況下,更不要期待房地產政策有什么放松,而且報告也再次強調房住不炒。報告中明確提出,今年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支持加裝電梯,發展用餐、保潔等多樣社區服務,說明今年房地產投資增速雖將比去年有所下滑,但幅度不會過大。
“加強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增加國家鐵路建設資本金1000億元”,“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由此推測,今年拉動固定資產投資的主要靠傳統基建和新基建,全年基建投資增速估計要達到7%~8%左右的增長,才能讓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維持在3%~4%左右的增速。
預計醫療衛生領域仍將是建設重點。因為新冠肺炎疫情顯露出在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公共衛生體系等方面還存在一定的短板,未來大的趨勢將聚焦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
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對具體投向都做出了明確要求;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尤其是“用好抗疫特別國債,加大疫苗、藥物和快速檢測技術研發投入,增加防疫救治醫療設施,增加移動實驗室,強化應急物資保障,強化基層衛生防疫”。
在穩消費方面,報告提出:“推動消費回升。通過穩就業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費意愿和能力。支持餐飲、商場、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務業恢復發展,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養老、托幼服務。改造提升步行街。支持電商、快遞進農村,拓展農村消費。要多措并舉擴消費,適應群眾多元化需求”,“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增加30元,上調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
說明穩消費主要通過兩種路徑來實現:一是通過穩就業促增收保民生,穩就業方面,要更大力度地發展靈活就業,如發展地攤經濟、小店經濟,放松管控,提高居民消費意愿和能力;二是提高社保的覆蓋面和社保標準,加大對老百姓的醫療和教育等消費領域的補貼力度,讓老百姓敢消費。
財政貨幣政策要直達目標
過去,我國逆周期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并不缺失,但執行過程總是存在一定“流失”。因此,這次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特別國債和1萬億財政赤字,要“全部轉給地方,建立特殊轉移支付機制,資金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主要用于保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包括支持減稅降費、減租降息、擴大消費和投資等,強化公共財政屬性,決不允許截留挪用。”
2016年以來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經使得宏觀杠桿率水平的提升大幅放緩,也為今年政府加杠桿騰出了空間,但考慮到仍有很多隱性債務存在,以及地方到期債務壓力巨大,故絲毫不能放松支出的口子。由此可見,積極財政政策的背后實際上是“節約財政”,財政要“提質增效”。這在今年各地方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有所體現,即要大力壓縮政府部門的日常開支,把更多的財政支出用于中小微企業的減負和民生投入。
在貨幣政策方面,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了“直達”要求:“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綜合運用降準降息、再貸款等手段,引導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明顯高于去年。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創新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務必推動企業便利獲得貸款,推動利率持續下行。”
從“直達”的內涵看,就是要防止“政策套利”,即降準降息后增加的流動性或降低的融資成本,都沒有充分落實到實體部門,或是在金融體系內“空轉”,或是被部分企業挪作他用。如今,直達實體經濟的兩個創新貨幣政策工具——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已經出爐,實際上就是“穩貨幣,松信用”。旨在避免資金在金融體系內空轉,或產生各種套利。
目前,隨著市場利率水平的下降,某些期限的存款利率和市場利率之間已經出現了“倒掛”現象,可以考慮適度、適時下調存款基準利率。
推進改革才能治本
面對西方國家應對疫情所采取的“印鈔”政策,我們則不能去效仿,因為無限量的量化寬松以及財政赤字率高達15%以上,都是透支子孫后代的資源,治標不治本。因此,在經濟受壓、企業虧損面擴大的情況下,還是要不斷推進各方面的改革。
我認為,改革可以圍繞著很多主線來推進,例如,可以通過理順和優化政府、企業、居民三大部門之間的關系及優化部門內部結構的方式來推進改革。這次政府工作報告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是,中央對地方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對中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對穩就業和低收入群體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如在支持地方方面,“中央本級支出安排負增長,其中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壓減50%以上”,這樣的壓縮中央財政支出力度是歷史上前所未有的。
今后,我們應該通過改革現有的行政體制、財稅體制和國有企業,通過事權與財權的對稱改革,通過二次分配來理順三大部門之間的關系和優化內部結構。又如,可以推進生產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包括深化土地、勞動力、資本等市場化配置改革;加快培育技術和數據要素市場;加快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健全要素市場交易機制。
作為資本市場的從業者,我非常關注金融改革。這次政府工作報告的初稿中,對于金融和資本市場提及較少,只提及“改革創業板并試點注冊制”,但在修改稿中,則補充了“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
目前,中國資本市場正在不斷開放,要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做大市場規模,就要推進注冊制改革和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規范市場,規則與國際接軌。今年,深圳創業板也開始試點注冊制,今后,全市場都應該推行注冊制,活躍新三板,實現優勝劣汰,讓更多的企業上市。
當下,全球都遭遇疫情影響,逆全球化的思潮泛起,不利于中國在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中的作用發揮,為此,中國應該進一步推進要素市場化改革,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一步融入到全球產業鏈之中。因為全球化可以降低總成本,符合世界各國整體利益,同時也與我國經濟利益一致。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低暟l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