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俊
當下,反復磨底的大盤已將3000點“磨穿”,后續能否獲得新的支撐,紅五月是否可期,信心很關鍵。
近期,多部門密集動作,出臺大量紓困政策、釋放流動性并鼓勵長線資金入市,降準降稅費降門檻……個人養老金制度的推出,也被視為長線資金的一支生力軍。可以說,中國股市30年來,從未如此集中地獲得如此全品類利好。放在以往,其中任何一項都足以令市場為之一振。那么,合力之下,市場能否“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答案或寫在過去。中國資本市場三大里程碑分別是滬深交易所成立、股權分置改革以及注冊制改革。17年前的今天,2005年4月29日股權分置改革正式啟動,這場“積重也得返”的改革曾令二級市場憂心忡忡。畢竟,在國有股全流通問題上,我們并不是沒有走過彎路。好在,最終市場先抑后揚并走出長達兩年半的牛市。時至今日,在筆者看來,股權分置改革之所以攻堅成功,除了集思廣益、及時修正等因素之外,其基本原則功不可沒,即“統一組織,分散決策”。這八個字,從戰略和戰術上體現了對二級市場中小投資者的尊重和保護。
與股權分置改革一樣,注冊制改革也是中國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性的改革,前者的成功經驗仍有借鑒意義。在堅定戰略方向的同時,落地上要敬畏市場、尊重規律、遵循規律。注冊制下新股發行的定價、超募、節奏、信披等等,都有進一步調整完善、及時回應市場關切的空間。
對長線資金而言,在獲得相關部門的鼓勵后,何時下場、量級如何也是“分散決策”,取決于各自的信心程度。換言之,有了長線資金并不等于有了長線投資,要想“投資且長線”,還要有長線信心。
當然,長線資金并非只有養老、社保、信托、保險、公募基金等,廣義上,具備長線信心的資金都是長線資金。但如果長線資金屢屢淪為“長陷資金”,其也會“風格漂移”或變身短線資金甚至量化資金。
4月28日,又一只新股上市首日破發了。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越來越多的中簽者已經連一天都不敢等。這種短線心態造成的踩踏現象不宜簡單用“市場化結果”以蔽之,其溢出效應不容小覷,尤其是對市場整體信心的影響。
對市場而言,信心則是不可或缺的支點。股權分置改革解決的是存量,注冊制改革面對的是增量。存量再大也是可預期的,因此,注冊制改革的難度或甚于股權分置改革。在此過程中,如何讓越來越多的資金強化長線信心,不可不察。
00:07 | 上市券商一季度或迎“超預期開局”... |
00:07 | 中小銀行密集下調存款利率 2%以上... |
00:07 | 年內93家A股上市公司擬購董責險 同... |
00:07 | 商業銀行頻頻調整積存金起購門檻 ... |
00:07 | 第二批保險系私募基金迎新進展 超... |
00:07 | 出口轉內銷撬動消費新藍海 |
00:07 | “果鏈”企業需以自主可控實現硬核... |
00:07 | 量化交易進入規范發展新階段 |
00:07 | 金融支持促消費大有可為 |
00:07 | 讓首發經濟在各地“生根” |
00:07 | 火車票預售火爆 “五一”黃金周旅... |
00:07 | 多地專項債“自審自發”改革試點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