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文
科創板詢價轉讓制度已實施兩年,無論是從定價限制、受讓方鎖定期來看,還是從轉讓比例來看,科創板首創的詢價轉讓制度,都是一項符合市場化需求的減持制度。作為資本市場規模最大的長期機構投資者,兩年來,公募基金公司積極參與科創板詢價轉讓。
數據顯示,截至7月22日,至少有21家公募基金公司獲配公司股東通過詢價轉讓減持的股份及存托憑證,實際成交金額近77億元,并且公募基金公司多次成為單批受讓股數最高的機構投資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超過五成的詢價轉讓額度都“交棒”給了公募基金,可見公募基金在科創板詢價轉讓中的份量。
筆者認為,公募基金在詢價轉讓制度下,與創投資本等原股東達成的每一次交易共識,都是一次雙贏。
自開板以來,科創板聚集了一批極具“含科量”的企業,這些企業蘊藏著我國經濟轉型的澎湃力量,因而持續受到公募基金的青睞。更準確地說,頗具成長性的股票資產是公募基金積極參與詢價轉讓的基礎。
從定價機制角度看,公募基金參與詢價轉讓,有機會以相對公允的價格建倉,從而獲得其長期看好的股票資產,這對于公募基金來說也頗具吸引力。
公募基金的參與,也激發了各方參與詢價轉讓交易的積極性。有別于大宗交易、協議轉讓對象的相對單一,多方投資者通過詢價轉讓向出讓方發起邀約,能更有序地滿足股東退出的需求,實現從大股東減持到機構投資者建倉的有序接力。
同時,通過科創板詢價轉讓制度能有效降低大額減持對二級市場的沖擊,也為公募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創造了更為穩定的投資環境,形成良性閉環。
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詢價轉讓參與各方不僅要把握機會,更應保持敬畏。尤其對公募行業來說,一方面基金公司應合理運用市場化約束機制,面對價格折扣的吸引力,公募基金絕不能有“代持”“過橋”等設計;另一方面要用專業的投研實力理性估值,有效甄別上市公司的內在價值與市場價格,為市場輸出真正具有參考價值的報價決策和定價體系。
時間是一條金河,作為制度創新的科創板詢價轉讓還很年輕,公募基金作為資產管理行業的重要力量,需要通過積極參與和實踐,與各方共同優化完善科創板詢價轉讓制度,把詢價轉讓這件好事辦好。
09:57 | 業務戰略升級加速 千方科技2024年... |
09:57 |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政策... |
09:55 | 思特威:一季度凈利同比大增 進一... |
09:54 | 證監會修訂發布派出機構監管職責規... |
00:25 | 場景創新、技術賦能、生態協同 零... |
00:25 | 三一重工去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派... |
00:25 | 搶抓集成電路關鍵工藝材料發展機遇... |
00:25 | 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支持技術... |
00:25 | 一體化布局成效漸顯 美諾華去年凈... |
00:25 | 華立科技游戲游藝設備業務穩健發展... |
00:25 | 融創公布境外債務重組方案 “全額... |
00:25 | 構建多元化酒生活消費場景 貴州省...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