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
11月28日,個人養老金基金正式開啟發售,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就在個人養老金有望為中國資本市場帶來更多增量資金的同時,公募基金、險資、境外資金等多路長線資金也正在積極籌劃,逐步布局中國資本市場。
作為典型的長線資金,養老金對我國資本市場的影響不容忽視。業內人士一致認為,個人養老金制度有助于為資本市場引入長線穩定型、配置型資金,有助于國內資本市場形成長牛慢牛格局,對于資本市場生態優化和實體經濟長期發展具有深遠影響。
中金公司估算,經歷5年至10年的發展,個人養老金累計金額可能達到萬億元以上水平,逐步成為中國養老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基于一定假設預期,2030年中國個人養老金中權益資產比重可能逐步提升至20%左右,為股票市場提供增量資金約2000億元至6000億元。
作為長線資金的主力軍,公募基金在積極布局個人養老金業務的同時,也在加速擴容。中國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我國境內的基金管理公司數量達到了140家,管理的公募基金資產凈值規模超26萬億元。
外資方面,近年來,中國資本市場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外資連續多年保持凈流入。僅以北向資金為例,今年以來截至11月29日,凈買入金額達500.89億元,累計凈買入金額達1.67萬億元。
險資方面,保險資金作為資本市場最大的機構投資者之一,在支持資本市場穩健運行、優化投資者結構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通常,保險資金投資債券、股票、股權三者的占比保持在近60%。截至2021年末,保險資金運用余額23.2萬億元,其中投資債券9.1萬億元,投資股票2.5萬億元,股票型基金0.7萬億元。
日前,險資再度出手增持。11月28日太平人壽披露,公司11月25日通過受托管理人太平資產管理的賬戶,通過港股通在二級市場增持并舉牌工商銀行H股,共計買入8000萬股,涉及資金約3.08億港元。
持續不斷引入長線增量資金,不僅是走出“慢牛”行情的“壓艙石”,亦是成熟市場抵御各種外部風險的“定海神針”。
當前,我國資本市場已經成長為世界第二大資本市場,吸引長期資金入市的制度建設正加速推進。監管部門也在大力推動權益類基金發展,提升險資等長期資金的投資比例上限,持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營造中長期資金“愿意來、留得住”的市場環境。
大量的長期資金入市,無疑使得資本市場對波動的承受力大幅上升,穩定性提升,市場韌性明顯增強。筆者相信,多路長線資金在秉持著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的理念下,將助力中國資本市場走向平穩、健康的高質量發展。
09:57 | 業務戰略升級加速 千方科技2024年... |
09:57 |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政策... |
09:55 | 思特威:一季度凈利同比大增 進一... |
09:54 | 證監會修訂發布派出機構監管職責規... |
00:25 | 場景創新、技術賦能、生態協同 零... |
00:25 | 三一重工去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派... |
00:25 | 搶抓集成電路關鍵工藝材料發展機遇... |
00:25 | 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支持技術... |
00:25 | 一體化布局成效漸顯 美諾華去年凈... |
00:25 | 華立科技游戲游藝設備業務穩健發展... |
00:25 | 融創公布境外債務重組方案 “全額... |
00:25 | 構建多元化酒生活消費場景 貴州省...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