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蓮
截至目前,已有超30家上市公司修正2022年業績預告,其中10余家出現業績變臉情況。原因包括經營突發變故、計提大額減值、業績預告不符合規定等等,可謂五花八門。但仔細研究不難發現,里面的貓膩不少,交易所還針對這一情況發出多份問詢函。
具體來看,多數公司業績變臉是由好向壞,從盈利變為虧損。
以ST中捷為例,2月14日,公司發布的預告修正公告稱,預計2022年全年凈虧損4億元至4.2億元,較2021年凈虧損額5.17億元同比減少18.81%至22.68%。公司2022年度合計補提預計負債4.22億元,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為1.12億元,補提后可能會導致公司2022年末凈資產為負。而該公司在今年1月份披露的業績預告中,預計2022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區間為盈利450萬元至670萬元。
從盈利幾百萬元到虧損4億元,對如此夸張的業績變臉,ST中捷解釋是因為25億元擔保案二審判決出爐。公司也因此收到了深交所關注函,要求公司盡快評估廣東高院前述判決生效后公司將承擔賠償金額的最佳估計數,以及可能承擔的最大債務風險敞口。
但對于訴訟原因引發業績變臉的說法,投資者并不買賬,認為訴訟事項并非突發,公司早應該對此做到心中有數。
進一步梳理歷年上市公司業績變臉的案例來看,計提大額減值可以說是其中最為經典并常用的方式。
近期,三豐智能、精研科技、金通靈等多家上市公司均因為預計計提大額減值導致2022年業績變臉或虧損擴大而被交易所問詢。
從過往案例來看,計提大額減值正在失去原本財務上的真正意義,并成為上市公司操縱利潤進行“財務洗澡”的手段。
“財務洗澡”一般指公司為實現下一年度盈利增長或轉虧為盈,而對當年度的凈資產進行大額減值準備計提。這屬于主觀的用財務手段操縱財務報表,違反企業會計準則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求,也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
信息披露無小事,上市公司隨意業績變臉不能“一變了之”。
事實上,這幾年,證監會持續加大監管力度,業績變臉的上市公司也受到監管重點“關照”,更有不少公司因此遭到立案調查。
結合以往案例來看,業績變臉并非一紙公告那么簡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一項嚴肅且需要審慎的事項,排除某些意外因素,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里,業績驟然變臉,一方面說明公司不夠嚴謹,家底都沒摸清楚;另一方面這無疑會引發投資者猜測,公司是否在利用財務手段對公司業績進行大洗澡。
對于上市公司而言,應嚴格遵守信息披露要求,保證財務報表上每一個數據的真實性,一旦發生財務造假等失信行為,要想再重新贏得市場的信任并非易事。而對于投資者來說,則要警惕業績變臉公司背后的隱性風險。
09:57 | 業務戰略升級加速 千方科技2024年... |
09:57 |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政策... |
09:55 | 思特威:一季度凈利同比大增 進一... |
09:54 | 證監會修訂發布派出機構監管職責規... |
00:25 | 場景創新、技術賦能、生態協同 零... |
00:25 | 三一重工去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派... |
00:25 | 搶抓集成電路關鍵工藝材料發展機遇... |
00:25 | 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支持技術... |
00:25 | 一體化布局成效漸顯 美諾華去年凈... |
00:25 | 華立科技游戲游藝設備業務穩健發展... |
00:25 | 融創公布境外債務重組方案 “全額... |
00:25 | 構建多元化酒生活消費場景 貴州省...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