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心繡口】
證券市場應充分發揮優化資源配置功能,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制造資源閑置或浪費。
熊錦秋
2月13日某上市公司發布公告,宣布將終止實施部分2021年11月定增投資項目。筆者認為,應提高發行人募集資金的使用效率。
2021年11月該公司定增募資19.85億元,其中5億元補充流動資金和償還銀行貸款,其余14.85億元擬投資高端多層、高階HDI印制線路板及IC封裝基板建設項目。截至2021年12月31日,該項目投入募資1970.21萬元,而截至今年1月31日該項目僅使用募資1976.4萬元,也即近一年時間該項目僅投入6萬多元。
該公司終止上述項目的理由,包括宏觀經濟增速、疫情、國際環境等多方面影響,公司所處PCB行業的短期需求暫時放緩等?;蛟S當時上市公司決策層對市場形勢的認識不足,計劃趕不上市場形勢變化,決策謀劃缺乏前瞻性,募投項目缺少可行性和合理性;但也不排除募投項目只是為了向二級市場伸手要錢的名頭,募集資金到手,所描繪的募投項目自然就完成其歷史使命。
該公司稱將科學、審慎地選擇新的投資項目,擬使用剩余募集資金在東南亞地區投資建廠。目前這些募集資金閑置在專戶中,按規定,募集資金投資項目不得為金融資產、借予他人、委托理財等財務性投資,但可進行現金管理,投資結構性存款、大額存單等;不管怎樣,募集資金沒有投資于實體經濟,確實是資本、資源的閑置或浪費。
為防止發行人、上市公司隨意編造募投項目從市場圈錢,提高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效率,筆者有以下幾點建議。
一是監管部門應強化對上市公司募投項目信披真實性、準確性的把控。即便全面推行注冊制,筆者也不認為發行人可隨便編設投資項目發行上市、或再融資,目前對IPO融資把關相對較嚴格,但企業有了上市地位,似乎就擁有從市場無限融資的權利,這個狀況似應改觀。
注冊制其實對發行人信披真實性、準確性有更高要求。若募投項目最終被證明只是發行人發行上市、或上市公司再融資的幌子,當時的信披或許就存在問題。建議證交所以及證監部門應配備專業人員,在IPO和上市公司再融資發審注冊時,結合國家產業政策及產業發展總形勢,對發行人的募投項目可行性、未來績效,做出大概判斷,對明顯不可行、胡編亂造募集資金投資方案,企圖蒙混過關發行上市、圈錢的,堅決予以拒絕;同時通過信息披露倒查,追究虛假募投項目信披的法律責任。由此也可倒逼上市公司對募投項目可行性予以充分論證,確信投資項目具有較好的市場前景和盈利能力之后,才會上報審核。
二是規定募集資金未按期使用完畢應如數退回。上市公司募集資金躺在專戶睡大覺,如此證券市場運行機制或存漏洞。為此可規定,發行人應明確募投項目的建設期,建設期結束后募投資金未使用完畢的,一律退還投資者、退還市場。
當然,發行人通過發行股票再融資,募資對象持股解禁后可能將其股票拋售,因此將募集資金歸還原主已經不可能,但是上市公司可將募投資金專項賬戶未使用的剩余資金,以回購并注銷股票的方式、返還給投資者,以避免資金在上市公司手里低效空轉。
三是上市公司項目運作可采用先自籌資金投資、再以募資置換的方式?!渡鲜泄灸技Y金管理和使用的監管要求》第11條規定,上市公司以自籌資金預先投入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可以在募集資金到賬后六個月內,以募集資金置換自籌資金。當前有些上市公司終止募投項目,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項目謀劃在前、市場形勢變化在后,但上市公司若看好某個新項目,完全可以先自籌資金投入,待項目建設到一定程度、或者建設完畢,再以募集資金進行置換,由此可以避免市場變化引發募集資金投向的變化。
總之,證券市場應充分發揮優化資源配置功能,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制造資源閑置或浪費,監管部門對發行人募投項目的真實性等應強化監管,推動市場邁向高質量發展軌道。
(作者系資本市場資深研究人士)
本報專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特此說明。
09:57 | 業務戰略升級加速 千方科技2024年... |
09:57 |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政策... |
09:55 | 思特威:一季度凈利同比大增 進一... |
09:54 | 證監會修訂發布派出機構監管職責規... |
00:25 | 場景創新、技術賦能、生態協同 零... |
00:25 | 三一重工去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派... |
00:25 | 搶抓集成電路關鍵工藝材料發展機遇... |
00:25 | 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支持技術... |
00:25 | 一體化布局成效漸顯 美諾華去年凈... |
00:25 | 華立科技游戲游藝設備業務穩健發展... |
00:25 | 融創公布境外債務重組方案 “全額... |
00:25 | 構建多元化酒生活消費場景 貴州省...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