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強
港股“丐版”IPO,引起業界關注。據同花順數據統計,2022年初至2023年4月17日,香港市場共有109家IPO公司,其中43家的發行股份占總股本比例低于10%。更有縮量發行到極致的,如艾美疫苗發行股份占總股本比例為0.80%,粉筆為0.95%等,被投資者戲稱為IPO中的“丐中丐”。
對于這一現象,有投行人士認為,香港股票市場活躍度大幅度下降,企業縮量發行,有利于提升估值水平,從而便于投資機構順利退出。還有人認為,縮量發行是一種“饑餓營銷”手段,企業上市后可以再大比例增發。筆者以為,這些分析更多地體現了機構投資者利益,而忽略了上市公司、普通投資者甚至整個市場的利益平衡。
首先,企業選擇在香港市場縮量發行,是企業為確保其核心業務得以穩健發展、權衡風險管理和長期發展得失的結果。
其次,企業在香港市場縮量發行,為包括港股通投資者在內的各路投資者提供了多元化的選擇。較低比例的新股發行,客觀上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估值。例如,巨子生物自2022年11月4日上市至2023年4月17日收盤(下同),股價漲幅已接近70%;艾美疫苗自2022年10月6日上市以來股價累計漲幅超過170%。
第三,“丐版”IPO是市場化選擇的結果。在市場活躍度不理想的情況下,這一方式有助于維護市場穩定,同時滿足企業融資需求。守得云開見月明,只要市場能夠持續循環,終將迎來重新活躍的時刻。
當然,“丐版”IPO的潛在風險也顯而易見。對企業來說,這種籌資方式導致企業籌集到的資金相對有限,難以支持其在短期內的快速擴張和業務發展。特別是那些需要大量資金進行研發和市場拓展的高科技企業,就更加苦惱。對投資者來說,部分“丐版”IPO公司可能存在流動性不足、股價波動大等潛在風險。公司在上市后,如果通過增發或其他方式進行再融資,對股東的權益也會造成一定程度的稀釋。
09:57 | 業務戰略升級加速 千方科技2024年... |
09:57 |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政策... |
09:55 | 思特威:一季度凈利同比大增 進一... |
09:54 | 證監會修訂發布派出機構監管職責規... |
00:25 | 場景創新、技術賦能、生態協同 零... |
00:25 | 三一重工去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派... |
00:25 | 搶抓集成電路關鍵工藝材料發展機遇... |
00:25 | 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支持技術... |
00:25 | 一體化布局成效漸顯 美諾華去年凈... |
00:25 | 華立科技游戲游藝設備業務穩健發展... |
00:25 | 融創公布境外債務重組方案 “全額... |
00:25 | 構建多元化酒生活消費場景 貴州省...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