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霄
落實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關于“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的要求,相關政策措施陸續出臺,市場向好發展值得期待。
證券市場投資端迎來利好,公募基金費率改革有望為市場帶來中長期穩定資金。當下公募基金總額高達27.69萬億元,首次超越銀行理財規模;但公募基金中的股票基金只占2.62萬億元,這一狀況急需改變。
在一系列交易端配套政策中,基金費率下調讓投資者直接受益。緊接著,中國結算表示擬對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進一步下調,這有利于減少資金占用,提高使用效率,提振交易信心。滬深證券交易所擬推出“100+N”、ETF盤后申報、優化監管等三項措施并完善相關業務規則及方案。為深化內地與香港股市互聯互通機制,兩地監管機構宣布就推動大宗交易納入互聯互通達成共識,港股通和深股通、滬股通將開通大宗交易渠道。在美股市場,零股交易規模約在19%,股價排名前十的上市公司的零股交易占比39%;大宗交易在牛市中規模占比約為5%,熊市中占比約為10%。零股和大宗交易業務大發展有望促進A股交易活躍。此外,其他降低交易成本、便利交易的措施也受到關注,條件成熟時也可推出。
從估值水平來看,央企指數已經低于恒生指數,而恒生指數在全球主要股指中是墊底的。在無風險收益率持續下降的背景下,股債差處于歷史高位區,A股優秀的藍籌龍頭股的估值水平已具備顯著投資吸引力。
在長期資金入市方面,截至8月14日,年內北向資金凈流入規模達到2032億元,遠超去年的900.2億元。隨著內資的逐漸覺醒,投資端的改革加速,養老金、險資、公募基金、私募基金、銀行理財、企業年金等長期資金入市會加速。隨著財富效應的顯現,龐大的居民儲蓄也將會逐漸進入股市。
從經濟基本面來看,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速為4.5%,二季度則回升至6.3%;7月份國內采購經理指數為49.3%,已經連續2個月回升,宏觀經濟趨穩回升形勢樂觀。一系列穩經濟政策陸續出臺,包括民營經濟31條、房地產政策優化調整、促進平臺經濟健康發展等,加上后續政策和儲備政策的共同作用,宏觀經濟趨穩回升概率大增,助力A股藍籌龍頭股走出業績低位。
從長期發展形勢來看,中國經濟長期增長潛力巨大。2022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21萬億元,近十年中國經濟年均增長6.2%,遠高于2.6%的同期世界平均增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到38.6%,超過七國集團貢獻率的總和。未來中國經濟占全球經濟的比重還將慢慢提升,而中國經濟長遠發展推動中國股市重心上移,打開了中國優質資產的上行空間。
09:57 | 業務戰略升級加速 千方科技2024年... |
09:57 |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政策... |
09:55 | 思特威:一季度凈利同比大增 進一... |
09:54 | 證監會修訂發布派出機構監管職責規... |
00:25 | 場景創新、技術賦能、生態協同 零... |
00:25 | 三一重工去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派... |
00:25 | 搶抓集成電路關鍵工藝材料發展機遇... |
00:25 | 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支持技術... |
00:25 | 一體化布局成效漸顯 美諾華去年凈... |
00:25 | 華立科技游戲游藝設備業務穩健發展... |
00:25 | 融創公布境外債務重組方案 “全額... |
00:25 | 構建多元化酒生活消費場景 貴州省...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