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向杲
春節前,面對市場非理性下跌,監管部門以雷霆手段出臺多項“硬招實招”,全力維護A股市場穩定運行。此外,中央匯金公司也于近日擴大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增持范圍,并將持續加大增持力度、擴大增持規模,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監管部門一系列力度空前的政策“組合拳”有力地提振了市場信心,對抑制市場恐慌性下跌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數據顯示,節前3個交易日及節后第1個交易日,A股三大指數均出現上漲。
不過,市場信心仍需持續呵護。在這種市場環境下,除中央匯金公司增持ETF之外,各類機構投資者也需要接力加大入市力度,這一方面是因為,即使是寬基ETF,其覆蓋的成份股也相對有限,部分未納入相關ETF的股票的大幅波動并不利于市場信心的全面恢復;另一方面,從長遠視角看,機構投資者作為市場的“壓艙石”,唯有其廣泛加大增持力度,才能持續維護資本市場長期穩定運行。
具體而言,監管部門以及不同機構投資者宜從三方面發力。
一是,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證券公司等機構,可在強化對資本市場研判的基礎上,持續加大逆周期布局力度。證監會近日明確表示,“當前,A股市場估值水平處于歷史低位,中長期投資價值凸現”。對機構投資者而言,加大逆周期投資力度既有利于打破因市場大跌引發的“投資者贖回負向反饋”,也有利于提升長期投資收益率水平。
二是,保險機構、社保基金、年金基金管理機構等主體仍需發揮長線資金的“類平準基金”作用,在市場非理性下跌的關鍵節點有效熨平市場波動。目前,保險公司管理的保險資金以及保險資管公司管理的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等長線資金,既有加大入市的空間,也有動力。以保險資金為例,截至2023年末,保險資金對股票及證券投資基金的合計配置比例僅為12.02%(監管最高上限為45%),創近三年新低。在近幾年市場利率中樞持續下行的背景下,低配權益資產并不利于增厚保險資金長期投資收益率,甚至會產生利差損風險,而在證券市場估值處于低位時,長線資金積極入市,既有利于提升投資收益彈性,也能增強市場內在穩定性,并為市場注入強大信心,助力扭轉市場持續羸弱的局面。
三是,監管部門在繼續協調、支持、引導、鼓勵機構投資者加大入市力度方面仍有發力空間。2024年以來,監管部門持續為機構投資者入市創造便利的條件和暢通的渠道,這對市場信心的恢復起到了積極的效果。未來,針對不同機構投資者給予一定稅收、資本約束等方面政策優惠,進一步引導機構投資者入市依然有操作空間。從中長期看,嚴把上市公司入口關,加大退市力度,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質量,依法嚴厲打擊操縱市場、惡意做空、內幕交易、欺詐發行等重大違法行為,積極回應投資者關切的問題等舉措,對提升機構投資者入市意愿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滴水不成海,獨木難成林。當前,唯有各類機構投資者的增量資金實現接力與共振,才能持續振作資本市場預期,從而“穩預期、穩信心”。
00:07 | 上市券商一季度或迎“超預期開局”... |
00:07 | 中小銀行密集下調存款利率 2%以上... |
00:07 | 年內93家A股上市公司擬購董責險 同... |
00:07 | 商業銀行頻頻調整積存金起購門檻 ... |
00:07 | 第二批保險系私募基金迎新進展 超... |
00:07 | 出口轉內銷撬動消費新藍海 |
00:07 | “果鏈”企業需以自主可控實現硬核... |
00:07 | 量化交易進入規范發展新階段 |
00:07 | 金融支持促消費大有可為 |
00:07 | 讓首發經濟在各地“生根” |
00:07 | 火車票預售火爆 “五一”黃金周旅... |
00:07 | 多地專項債“自審自發”改革試點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