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遠
您是否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有自稱投資機構的人打電話,說有“大師”指點,推薦的股票“穩賺不賠”;在相關平臺上遇到“股神”,其表示保證能抓到“牛股”。
遇到這種“好事”,有人抱著“暴富”的心態,滿懷期待地交錢。但到頭來卻發現“股神”沒那么神,“大師”也并不老實,穩賺不賠僅僅是個傳說。
“大師”“股神”薦股,是非法證券期貨活動中最常見的一種方式。他們通常沒有資質,根本就不能從事證券投資咨詢活動。根據相關規定,從事證券、期貨投資咨詢業務,必須依法取得中國證監會的業務許可;未經中國證監會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均不得從事證券、期貨投資咨詢業務。
并且,就算是有資質,也不得向投資者保證收益。證券法規定,證券公司不得對客戶證券買賣的收益或者賠償證券買賣的損失作出承諾。
對于這些非法證券期貨活動,監管部門的態度很明確:保持高壓態勢,各方合力,堅持全方位、全鏈條打擊,以維護資本市場秩序,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監管部門亦公布過一些處置處罰非法薦股、股市“黑嘴”的典型案例。另外,監管部門、機構、各大媒體等一直都有提醒:廣大投資者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小心辨識,拒絕僥幸心理,不要被“黑導師”“假股神”所謂的過往業績蒙騙,也不要因一時貪念參與非法證券期貨投資交易,造成財產損失。
各方一再提醒之下,為何還會有投資者輕易相信?究其原因,根源在于一個“利”字:“黑嘴”們利用各種手段,誘導投資者買入,看中的是投資者口袋里的錢,并且往往獲利可觀;被騙的投資者總想著有“大師”指導,一定能賺個盆滿缽滿,殊不知這是“大師”精心布下的局。
遇到所謂的“大師”“股神”,投資者該怎么做?筆者認為,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消除“天上掉餡餅”的幻想。特別是對各類打著“穩賺不賠”“低投入、低風險、高回報”旗號的投資宣傳,一定要提高警惕,自覺遠離。因為“穩賺不賠是假話,騙取錢財才是真”。如果發現上當受騙,一定要收集好證據,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打擊資本市場違法違規活動,是監管部門的責任,更是全社會的責任。各類平臺要加強對“非法薦股”活動的管理,自覺做市場秩序的維護者,不給非法證券活動生存的土壤。
最后,奉勸這些“大師”“股神”們:多行不義必自斃。
00:07 | 上市券商一季度或迎“超預期開局”... |
00:07 | 中小銀行密集下調存款利率 2%以上... |
00:07 | 年內93家A股上市公司擬購董責險 同... |
00:07 | 商業銀行頻頻調整積存金起購門檻 ... |
00:07 | 第二批保險系私募基金迎新進展 超... |
00:07 | 出口轉內銷撬動消費新藍海 |
00:07 | “果鏈”企業需以自主可控實現硬核... |
00:07 | 量化交易進入規范發展新階段 |
00:07 | 金融支持促消費大有可為 |
00:07 | 讓首發經濟在各地“生根” |
00:07 | 火車票預售火爆 “五一”黃金周旅... |
00:07 | 多地專項債“自審自發”改革試點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