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寶琛
A股市場上股價低于1元的股票不斷增多,它們大多為ST股,即“特別處理”股票,而細究其中,因造假、審計問題、重整等原因(不含財務虧損類型)被ST的股票不在少數。一般而言,這類公司存在相當的經營風險。
比如ST陽光,6月3日公司發布公告稱,因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否定意見的《江蘇陽光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內部控制審計報告》,且控股股東非經營性資金占用17000萬元。根據相關規定,公司股票自2024年5月6日起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
進一步來看,有些ST股已鎖定退市。根據規定,如果上市公司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盤價均低于1元,公司股票可能被交易所終止上市交易。像ST陽光,根據公告,截至6月4日收盤,公司股價為0.49元且已經連續14個交易日低于1元。這意味著,即使ST陽光在之后的6個交易日連續漲停,股價仍無法重返1元。
歸根結底,這是投資者“用腳投票”的結果,是市場出清速度加快的重要體現。
清退劣質上市公司,是今年資本市場發展的一大看點。新“國九條”明確,深化退市制度改革,加快形成應退盡退、及時出清的常態化退市格局。從證監會層面看,亦部署了相關工作,如進一步嚴格強制退市標準、逐步拓寬多元化退出渠道、大力削減“殼”資源價值。
從監管層態度和著力點來看,低質量的上市公司被淘汰的速度正在加快,業內預計今年退市公司數量會有所增加,而ST股大概率會是“退市主力軍”。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何今年股價在1元以下的股票數量不斷增多,并且絕大多數是ST類公司。
但即使退市了,如果公司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監管部門仍然會查處并追責。同時,投資者因為退市公司違法違規遭受損失的,還可以通過依法提起民事訴訟等方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股價低于1元的上市公司數量不斷增加,這是一個信號。筆者認為,上市公司若不想被市場“用腳投票”,需要做到幾點:第一,要遵紀守法,規范公司治理,嚴守信息披露紅線;第二,要深耕主業、做好經營,提升核心競爭力,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第三,要促進公司與投資者之間建立長期、穩定、相互信賴的關系,積極回報投資者,提升投資者獲得感。
00:07 | 上市券商一季度或迎“超預期開局”... |
00:07 | 中小銀行密集下調存款利率 2%以上... |
00:07 | 年內93家A股上市公司擬購董責險 同... |
00:07 | 商業銀行頻頻調整積存金起購門檻 ... |
00:07 | 第二批保險系私募基金迎新進展 超... |
00:07 | 出口轉內銷撬動消費新藍海 |
00:07 | “果鏈”企業需以自主可控實現硬核... |
00:07 | 量化交易進入規范發展新階段 |
00:07 | 金融支持促消費大有可為 |
00:07 | 讓首發經濟在各地“生根” |
00:07 | 火車票預售火爆 “五一”黃金周旅... |
00:07 | 多地專項債“自審自發”改革試點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