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向杲
日前,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旨在優化和擴大服務供給,釋放服務消費潛力。不久前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時也提出,“把服務消費作為消費擴容升級的重要抓手,支持文旅、養老、育幼、家政等消費”。
目前,我國服務消費處于較快增長階段,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是擴大內需的有力舉措。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7.5%,增速比同期商品零售額增速快4.3個百分點。
在筆者看來,促進服務消費有效增長,需要有關部門和相關主體持續協同發力。其中,金融業在促消費方面一直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未來,金融業依然需要在三大維度發力,以激活服務消費潛力。
其一,豐富金融供給,挖掘消費潛能。
支持服務消費發展,補足金融供給短板是當務之急。《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我國中長期貸款中,居民非住房消費貸款占比不足10%。實體經濟和投資領域融資相對較多,而需求端尤其是消費仍有較大增長潛力。未來,金融機構宜加大對非住房消費貸款的投放力度,強化對養老、托育、餐飲、家政等服務消費領域的信貸支持,尤其要加大對服務消費重點領域的信貸支持力度,增加適應共享經濟等消費新業態發展需要的金融產品供給。
與此同時,保險業也需要優化供給,一方面,人口老齡化是我國今后較長時期的基本國情,險企宜開發滿足多樣化、個性化健康保障需求的健康險、養老險,推動商業健康險與健康管理深度融合,豐富商業長期護理險供給。另一方面,險資也可以為服務消費相關企業提供長期股權資金支持,滿足其融資需求。
其二,提升金融服務質效,增強消費動能。
擴大供給是基礎,提升服務質效是關鍵。有“質效”的金融供給意味著,金融產品能讓企業或個人“用得上”“用得起”,金融機構自身“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當前,我國信貸增長已由供給約束轉化為需求約束,在此背景下,銀行機構需加大對服務消費場景的研究,一方面利用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提升客戶的金融消費體驗,如通過數字貨幣、移動支付、VR(虛擬現實)等技術,優化無感支付、刷臉支付等無接觸式支付體驗,提升客戶消費體驗感;另一方面也需要提升金融服務的觸達率、定價能力,以實現降本增效。
其三,優化金融政策支持,激發消費活力。
優化政策支持是促消費的重要保障。今年以來,在監管部門的引導下,金融機構通過減費讓利、使用央行再貸款等方式不斷加大對消費領域的支持力度,起到了惠民生、促消費的作用。未來,服務消費依然需要金融政策的支持。一方面,政策層面可以持續引導金融機構完善對服務消費相關領域信貸投放的激勵考核機制,細化免責、追責情形,切實為基層信貸人員松綁減負,解除敢貸、愿貸的后顧之憂。另一方面,政策層面可以持續引導金融機構探索讓利舉措,提振居民消費動力。另外,政策層面還可以引導不同金融機構強化合作,推動銀行、險企、擔保公司建立合作關系,強化風險分擔作用,增強金融機構敢貸信心。
今年上半年,在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中,最終消費支出對我國經濟增長貢獻率為60.5%,拉動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長3.0個百分點。展望未來,培育服務消費新增長點,將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這需要金融部門、機構等相關主體持續發力,久久為功。
00:07 | 上市券商一季度或迎“超預期開局”... |
00:07 | 中小銀行密集下調存款利率 2%以上... |
00:07 | 年內93家A股上市公司擬購董責險 同... |
00:07 | 商業銀行頻頻調整積存金起購門檻 ... |
00:07 | 第二批保險系私募基金迎新進展 超... |
00:07 | 出口轉內銷撬動消費新藍海 |
00:07 | “果鏈”企業需以自主可控實現硬核... |
00:07 | 量化交易進入規范發展新階段 |
00:07 | 金融支持促消費大有可為 |
00:07 | 讓首發經濟在各地“生根” |
00:07 | 火車票預售火爆 “五一”黃金周旅... |
00:07 | 多地專項債“自審自發”改革試點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