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曙光
十七世紀30年代,一場瘋狂的“郁金香泡沫”在荷蘭刮起。當時荷蘭阿姆斯特丹的證券交易所專門為郁金香設立交易品種,各個階層的人都失去理性地投入到一場投資郁金香的全民狂熱中,郁金香價格以數百倍的速度上漲,一名歷史學家這樣描述:“1636年,一棵價值3000荷蘭盾的郁金香可以交換8頭肥豬、4頭肥公牛、2噸奶油、1000磅乳酪、一個銀質杯子、一包衣服、一張附有床墊的床外加一條船。”更有甚者,一株名為“永遠的奧古斯都”的郁金香售價高達6700荷蘭盾,而當時荷蘭人的平均年收入只有150荷蘭盾。當大多數人沉醉在財富迅速膨脹的熱盼中時,賣方突然大規模拋售郁金香,郁金香的價格也在一夜之間狂瀉不止,一個星期就下跌了90%。市場的恐慌擊碎了人們的幻想,逼得荷蘭政府直接決定終止所有合同,禁止投機式的郁金香交易。這個事件形成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有記載的金融泡沫故事。
“如果你沒打算將一只股票持有十年,甚至都不用考慮持有十分鐘。”這是巴菲特給予投資者一句樸實的忠告。88歲高齡的巴菲特見證了許多次金融市場的跌宕起伏并使自己屹立不倒,成為“股神”的代名詞。他堅持的投資理念最重要的就是長期投資、價值投資。他向投資者介紹經驗時,提到的投資判斷標準往往是公司的行業前景、管理方式、盈利能力等指標。作為價值投資的踐行者,巴菲特的一生,一直在用常識判斷一只股票的含金量,而這種判斷又驚人的準確,似乎資本市場在伴隨他而成長,這就是理性投資的力量。
美麗的郁金香見證了投機者的瘋狂,睿智的巴菲特道破了投資者的內涵。但現實中總有太多人在股市的大潮中起起落落,在一時的巨大誘惑面前拋棄了理性與冷靜,最終只能在泡沫破裂時捶胸頓足。
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中國資本市場培育了不少優質上市公司,不斷為股東、為投資者創造價值。但隨著公司上市閘門的逐步開放,進入市場的企業也是泥沙俱下,質量參差不齊,這種情況很正常,是資本市場發展的必經階段,這就對投資者提出較高的要求,即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在投資決策時應當對目標公司斟酌再三,理性冷靜,判斷不同產品的風險,挖掘公司的投資潛力價值,寧愿貨比三家、遲延交易,也不急于求成,冒險賭博。一旦好股在手,則盡可能進出有序,長期持有。
做到這一點極不容易,尤其是對中小股東投資者。理性投資者一般具有以下幾種素質:
一是不斷學習。市場永遠處在不斷變化中,身處市場交易第一線的投資者要不斷學習市場,跟進市場,適應市場。學習新的金融知識,比較市場不同產品的風險等級情況,對相關交易規則及基本法規常識有所了解,才能因時而動,而勢而進,應對市場挑戰。
二是理性判斷。投資者在作出自己的投資決定時,應當對目標公司盈利模式、股權結構、管理團隊、資產負債及行業前景等信息有較多了解。投資者要善于自己閱讀相關的報告和數據,而不是人云亦云,跟風投資。只有在科學分析、綜合把握基礎上的投資才是理性投資。
三是自負其責。毎位投資者應對自己的投資行為及結果負責。自負其責是投資者的基本素質,也是對其的基本要求。但在現實中,一些被沖昏頭腦的投資者往往無法理性看待投資的失利,股價下跌后往往怨天尤人,要么埋怨上市公司不能使其股價一飛沖天,要么指責監管部門監督不力使其遭受損失,甚至于采用非理性的手段進行表達或報復。這都是不成熟投資者的典型反映。
當然,構筑理性投資、價值投資的環境,還需要各個市場主體的共同努力,具體而言:
第一,證券公司要成為維護市場交易秩序的中堅力量。券商作為資本市場中最為重要的中介機構,有責任,有義務去推進理性投資與價值投資理念。券商在公司IPO過程與提供投融資服務過程中,尤其應避免虛假誤導與內幕交易等欺詐行為,應著眼于培育一批高質量的上市公司和聚集教育一批高素質的投資者。那些被授牌為投資者教育保護基地的券商更是要建設好、維護好投教基地這所投資者大學,做好現代資本市場的特殊教育工作,使之成為培養合格理性成熟投資者的絕佳場所,成為提供公平競爭信息透明的開放市場。
第二,上市公司要完善治理結構。上市公司作為市場主體,要依法依規做好信息披露工作,完善法人治理結構。企業健康穩定發展,具有良好的市場信譽,能夠為股東創造價值,自然就具有投資價值。從來沒有上市公司可以靠坑蒙拐騙的方式長期生存成功的。陽光下經營及透明度是上市公司最重要的品質。
第三,監管機構要落實監管措施。監管機構作為市場規則的制定者,要使監管規則能夠真正落實到位,使投資者及其他市場主體產生良好預期。監管部門要加大打擊力度,對于市場上的違法違規行為,損害投資者利益的行為及時出手。證券監管機構應做到功能性監管與穿透性監管,扎緊制度的籬笆,凈化市場環境,使中小投資者安心、放心、歸心,以實現證券市場的價值回歸。
第四,司法機關要做公平正義最后一道屏障,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要使法律的公平正義以看得見的方式實現,綜合運用各種法律手段保障股東訴訟的權利,特別是中小投資者代表訴訟,甚至集團訴訟等。要使司法審判成為投資者維權的重要渠道,讓損害投資者的行徑付出代價。
“理性投資,價值投資"是資本市場發展的必然,也是投資者應有選擇。當務之急是既要入腦入心,培育投資者的理性投資習慣,又要扎緊籬笆,保障投資者理性投資價值投資的積極性。這是較為艱巨的任務,應盡早起步。
(作者系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編者有刪減)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