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包興安
今年要在鐵路、民航、油氣、電信等領域推出一批有吸引力的項目,使民間資本進得來、能發展。就相關問題,《證券日報》記者昨日專訪吉林省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張依群。
《證券日報》:一季度民間投資約6.2萬億元,同比增長8.9%。這個數據的背后,傳遞出什么信號?
張依群:這表明我國經濟整體向好的發展趨勢明顯,微觀經濟日趨活躍,民間經濟活力得到進一步釋放。特別是“放管服”、大規模減稅降費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相繼落地實施,使得企業經營負擔大幅度減輕,制約民間投資和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制度瓶頸逐步被打破,精準的宏觀政策指引和具體的微觀政策落地見效,帶動和激發了民間投資意愿。
《證券日報》: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鐵路、民航等領域需要出臺哪些配套政策?
張依群:需要增強政府的規范性,將“放管服”改革繼續做細做實,放開所有制體制、股權比例、股份轉讓等制度限制,特別是要真正消除操作環節的限制歧視,實現公平公正和公開透明。
同時,增強政府公信力,健全民營經濟、民間投資的財產保護機制,堅決打擊和制止侵害民營經濟利益的現象發生,并通過轉變機制實現國企民企的相互融合、互利互惠、合作共贏,特別是要繼續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融資不平等問題,完善資本市場運行機制,實現包括民間資本在內的各類資本進得去、出得來、能發展的良性循環。
《證券日報》:PPP模式成為2018年有效激活民間投資的重要方式。如何提高民企參與鐵路、民航等PPP項目的積極性?
張依群:可以通過以下五方面措施來提高民企參與PPP的積極性:
一是政府要公開投資計劃和項目安排,積極主動吸納民企參與投資。
二是要讓民企和國企地位平等和公平競爭,不要人為抬高民企投資門檻和對民企投資行業領域設限。
三是抓緊研究制定《PPP管理法》,用法律手段規范政府PPP投資行為,強化法律對PPP投資管理約束,切實保護各方投資者利益,保護民企在投資中的合法權益,維護政府投資信譽,給民企參與PPP投資吃上定心丸。
四是建立PPP項目股權轉讓機制,加快PPP項目資產證券化步伐,以PPP項目為主體、以項目運營現金流為保障,通過股市債市等多種投融資方式盤活PPP項目資產,讓項目資產資本資金在相互流動中提質增效。
五是建立資產保全機制。
21:25 | 北京加速建設全球“開源之都” 推... |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