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思鑫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推進貿易強國建設的重要任務。從新時代我國的國情出發,貿易強國應以科技強國、網絡強國、交通強國以及金融強國等方面的建設為支撐,強調對資本、產業、技術和人才等關鍵要素的綜合集聚能力,根據產業發展的國際比較優勢突出產品的高技術、高品質和高附加值,不斷提升中國的品牌形象與服務質量,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的中高端。
在當前中美貿易摩擦的大背景下,新時代我國由富起來到強起來過程中,一些重要矛盾和制約因素開始集中顯現,建設貿易強國的緊迫性與重要性進一步凸顯。新時代的貿易強國建設要突出重點,分階段推進,有所為有所不為,與時俱進地根據世情和國情的變化做出調整,切忌貪大求全守舊。總體而言,貿易強國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既需要貿易部門和非貿易部門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從相互聯系的各個方面入手,重點包括如下七個方面。
一是從產業基礎來看,貿易強國的建設應以制造強國為主要基礎,同時重視通過發展服務業提升制造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位勢,在現階段特別要突出強大的工業制造能力在穩定經濟增長和保障國家安全方面的重要地位,加快提升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能力與創新智造水平。要吸收歐美國家在產業發展方面的經驗教訓,充分認識到制造業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強化金融業服務制造業的職能,高度重視產業國際轉移對貿易強國建設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避免出現產業空心化的問題。
二是從市場主體來看,要持續提高民營企業在外貿總額中的占比,更好利用外資企業改善我國的進出口結構,充分發揮我國跨境電商等新業態的平臺服務作用。2017年我國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進出口總額為10.7萬億元和11.26萬億元,分別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38.5%和44.8%,其中民營企業占出口總值的46.5%,外資企業占進口總值的46.8%。要繼續鞏固民營企業在出口方面的優勢,充分利用外資企業擴大進口特別是高新技術產品和服務的進口。2017年,我國出口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為6.3萬億元,同比增長14.5%,未來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此外,要重視利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這一新的重大平臺,推動人民幣在外貿中更廣泛的使用,推動國內的涉外產業升級、結構調整與產品創新。
三是從外貿形式來看,要高度重視出口與進口的合理平衡,避免單方面簡單追求出口或進口的增長,一方面要繼續做大做強做優出口,充分發揮出口在促進就業和提振經濟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注重通過擴大進口更好滿足國內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促進中國的高質量發展,同時更好處理與有關國家的經貿不平衡關系。要積極創新貿易形式,做強一般貿易,提升加工貿易,大力發展邊境貿易。
四是從市場布局來看,在繼續穩定歐美發達國家市場的同時,更要積極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新興市場,鞏固和提升中國在全球貿易市場中的份額與影響力。較長一段時間以來,美國和歐盟是我國的兩大貿易伙伴,在我國外貿總額與順差中占比較高,但要充分考慮近期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和歐洲經濟趨向疲軟的風險。要將外貿市場的國際調整與國內區域布局優化及產業結構升級充分結合起來,充分挖掘中西部地區在外貿領域的潛力,提高“一帶一路”沿線新興市場在全國外貿中的比重。
五是從外貿結構來看,要繼續保持貨物貿易在外貿領域的優勢和主導地位,進一步提升我國貨物貿易的出口能力,大力發展配套的生產性服務業,不斷提高出口產品的質量、技術含量、不可替代性與附加值,穩定戰略性資源和能源類產品的進口,擴大高新技術產品進口。就服務貿易而言,一方面要深挖旅游和運輸等傳統服務貿易的增長潛力;另一方面要適應“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趨勢,積極發展現代服務貿易,通過完善基礎設施和鼓勵創新創業等措施,努力提升服務業貿易的層次和水平。
六是從競爭優勢來看,要盡快實現從價格優勢為主向技術、標準、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綜合競爭優勢轉變,并且積極根據不同國家市場的特點來發展外貿競爭優勢。高度重視中國外貿的整體品牌建設與國際市場營銷,注重在不同區域市場塑造差異化的品牌競爭優勢,建立和發展若干特色的品牌聯盟并加強品牌的統一管理,加快培育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品牌與跨國公司。加快提升與外貿有關的國際標準制訂能力,充分把握新產業、新技術和新產品的國際標準制訂機遇,搶占外貿發展和全球產業鏈的制高點。
七是從營商環境來看,要積極打造制度化、規范化、法治化和國際化的貿易發展環境,完善外貿法律法規體系,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塑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提供高質量的貿易金融服務,提高國際貿易中的人民幣使用率,加強金融業國際化對貿易發展的促進作用,不斷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通過參與制定國際貿易規則及話語權的提升、自由貿易區協定的談判、自貿區和自由港的建設與發展、以及在貿易摩擦中的爭議協調與司法救助等手段,積極為我國外貿發展創造更有利和更公平的環境。(作者單位: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戰略研究處)
16:59 | 江城基金“十億百企創投計劃”發布... |
16:24 | 鼎際得舉辦POE產品發布會 剖析項目... |
16:07 | 上交所召開商業航天產業座談會 支... |
16:06 |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與嘉... |
14:49 | 均普智能2024年扭虧為盈 在手訂單... |
14:48 | 金田股份亮相2025慕尼黑上海電子展 |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