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但不搞“大水漫灌”。這為今后一段時間的金融宏觀調控指明了方向,也在相當程度上打消了市場對貨幣政策取向的疑慮。筆者認為,隨著政策操作恢復常態化,流動性管理更加注重適度,強調不搞“大水漫灌”,既保障合理流動性需求,又避免形成供給過剩和淤積,意味著調控手法需要有精湛的調控藝術。
金融宏觀調控是以央行或貨幣當局為主體,以貨幣政策為核心,借助于各種金融工具調節貨幣供給量或信用量,影響社會總需求進而實現社會總供求均衡,促進金融與經濟協調穩定發展的機制與過程。它是由機制各要素的內在聯動關系所決定的,是在一定市場環境下由一系列要素構成的一種市場機制過程。
金融宏觀調控所要達到的目標以及最終實施的效果取決于貨幣政策工具的選擇搭配是否精準得力、貨幣政策傳導渠道是否有效疏通以及減弱貨幣政策可能存在的時滯效應。這其中,貨幣政策工具的選擇以及時機的把握尤為重要。
由于金融宏觀調控的根本出發點是實施逆周期操作,因此趨勢是需要真正關注的問題,這就涉及相應的政策工具搭配。我們知道,央行調控工具箱里的工具很多,總體可分為數量型工具和價格型工具。從實際操作功效看,存款準備金和央行票據等數量型工具的高度靈活性是管理擾動的最佳手段。價格型工具是針對經濟運行趨勢的主要調控手段。從貨幣政策工具的選擇來看,由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等數量型調控手段具有“大水漫灌”的特征,對于多樣化融資渠道的調控精準程度略顯不足,而利率等價格手段可以直接作用到任何一種融資工具上,因此價格調控的重要性越發凸顯。
此外,面對復雜的宏觀經濟運行狀況,還需要掌控好調控的力度,猶如醫生給病人治病,小病吃猛藥或者大病吃小藥都會產生不利的甚至不堪設想的后果。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挑戰,金融宏觀調控仍堅持不搞“大水漫灌”,這不光需要堅定的勇氣和魄力,也需要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央行根據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階段性特點,堅持以總量政策適度、融資成本明顯下降、支持實體經濟為原則應對高度不確定的形勢,支持經濟增長向潛在增速回歸,為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營造了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7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要求必須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宏觀調控上強調要完善宏觀調控跨周期設計和調節。為適應新形勢要求,金融宏觀調控也要進行跨周期設計和調節。首先,嚴格按照央行召開的2020年下半年工作電視會議要求,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切實抓好已出臺穩企業保就業各項政策落實見效;守住底線,繼續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堅定不移推動金融業穩妥有序開放;不斷深化金融領域體制機制改革;繼續做好金融管理和金融服務工作。而且,把“跨周期”和“逆周期”兩種調節方式充分結合起來,在兼顧解決短期經濟周期性問題的同時,側重于積極應對中長期的結構性和趨勢性變化,不斷強化前瞻性、全局性和整體性布局,并加強與其他宏觀經濟政策協調配合,促進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同就業、產業、區域等政策形成集成效應,為“十四五”金融發展開好局,為跨周期調節打好基礎。
其次,重新強調“適度”,堅決不搞“大水漫灌”。當前我國經濟形勢與疫情初期有所不同,此前監管部門反復強調,在資金面充裕背景下,市場亂象極易反彈回潮,不利于金融防風險。央行在平衡穩增長、防風險等多重目標后,逐漸向市場發出“適度”的信號,根據我國經濟、物價的實際情況以及國際形勢相機抉擇,使資金平穩有序地投向實體經濟。
再次,進一步有效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精準滴灌作用,提高政策的直達性,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全力支持做好“六穩”“六保”工作,促進金融與實體經濟良性循環。另外,還要繼續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于8月底基本完成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工作,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用改革的辦法推動綜合融資成本明顯下降;發揮好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作用,規范存款利率定價行為,維護公平定價秩序,督促金融機構嚴格落實明示貸款年化利率的要求,切實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
(作者系中國人民銀行鄭州培訓學院教授,銀行業研究與診斷中心主任)
21:25 | 北京加速建設全球“開源之都” 推... |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