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岳
“去年以來,發達經濟體實施超寬松貨幣財政政策,國際金融市場嚴重背離實體經濟,通脹和資產泡沫令人擔憂。”這是1月18日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第十四屆亞洲金融論壇上指出的中國面臨的“險阻”之一。他提出的解決方案是,“我們愿與各國一道,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配合,積極應對疫情帶來的各種不利影響。”
在全球抗擊新冠疫情的2020年,某些發達經濟體一味地“老西兒拉胡琴——自顧自”,超寬松貨幣政策變著花樣用,資本市場貌似風生水起,但“水牛”的特質卻越來越明顯,“牛皮”越吹越薄,給國際金融、經濟運行帶來了極大隱患。
反觀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秉持一貫的合作共贏態度來制定經濟、金融政策。其結果就是2020年我國GDP達到101.6萬億元,全年經濟增長2.3%。即便取得了如此驕人的成績,我國今年仍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特別強調要加強國際宏觀政策協調。這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給今年定下的政策基調。
筆者依據這個政策基調,經過仔細研判,認為今年穩健的貨幣政策在執行過程中將遵循“四不原則”,即不急轉彎,不讓市場缺錢,不搞大水漫灌,不讓市場的錢溢出來。
首先是“不急轉彎”。
從去年10月份開始,國內外研究機構、各路專家就在探討中國貨幣政策如何從抗疫狀態回歸常態,并言之鑿鑿的表示如果政策不能迅速回籠就會給經濟運行帶來風險。
但從去年第四季度到目前來看,抗擊疫情時推出的一些非常舉措正在被市場消化,一些被實踐檢驗行之有效的政策仍會繼續實施,比如今年將延續實施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兩項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同時,各項改革仍會穩步推進,也將繼續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和信貸政策的精準滴灌作用,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
其次是“不讓市場缺錢”。
近年來,央行對于流動性的調控堪稱藝術化。央行運用政策工具箱中的“十八般武藝”,根據經濟金融形勢變化,合理把握存款準備金率、MLF、公開市場操作等貨幣政策工具的力度節奏,及時滿足了金融機構合理的流動性需求,維護了銀行體系流動性的合理充裕,保障了實體經濟的合理需求。
第三是“不搞大水漫灌”。
這一點很好理解。貨幣政策已經多年遵循精準滴灌策略,實現了對金融機構和實體經濟的流動性支持,但絕對不會雨露均沾。比如去年3次降準,對各家金融機構的影響也是不同的,因為大中小金融機構實施的是不同標準的存款準備金率,釋放的流動性自然也就有差異。實體經濟獲得的信貸支持也是有保有壓。因此,在現行政策思路下,一般不會再出現“大水漫灌”的情況。
第四是“不讓市場的錢溢出來”。
央行對于流動性的要求,一般是強調合理充裕,實現這個目標依靠的是數量型、價格型、創新型工具的組合使用。從近幾年的操作看,央行維護日常的流動性更多的是使用不同種類期限的逆回購,必要時會輔之以利率的調整。央行一旦判斷市場上流動性較多,就會及時進行流動性調節,不等市場的錢溢出來就已經被回收掉了。這樣的案例已經發生多次了。
筆者認為,貨幣政策遵循“四不原則”是基于國內、國際經濟現狀做出的選擇,有利于國內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有利于促進經濟恢復活力,也有利于與其他經濟體協同合作共同抵御疫情。
16:59 | 江城基金“十億百企創投計劃”發布... |
16:24 | 鼎際得舉辦POE產品發布會 剖析項目... |
16:07 | 上交所召開商業航天產業座談會 支... |
16:06 |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與嘉... |
14:49 | 均普智能2024年扭虧為盈 在手訂單... |
14:48 | 金田股份亮相2025慕尼黑上海電子展 |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