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評論員 董少鵬
百年強國路,今又開新篇。2021年7月1日,我們滿懷喜悅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從深厚歷史中汲取奮斗力量,續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華彩樂章。資本市場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構建經濟“雙循環”體系的重要支撐,要緊緊圍繞大局,服務國家戰略,深入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在新征程上做出更大貢獻。
過去的100年間,黨領導人民披荊斬棘、艱苦奮斗、砥礪前行,開辟并不斷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歷史奇跡。1978年實施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由當年的3679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101.6萬億元,占世界經濟的比重達到17%;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連續第二年超過1萬美元,標志我國進入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據多個智庫測算,到2025年,我國將穩步跨越中等收入線,邁入高收入國家行列。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制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外資流入第二大國,并且外匯儲備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連續多年保持在30%左右,一舉一動備受全球矚目。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領導的革命、建設、改革偉大實踐,是一個接續奮斗的歷史過程,是一項救國、興國、強國,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完整事業。”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顯著提升,是黨帶領全國人民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代接著一代干的重大成果,體現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領域建設的全面進步,彰顯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先進性、巨大感召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時代潮頭,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8年多來,我們深入落實新發展理念,不斷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外開放合作不斷拓展,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污染防治攻堅戰效果顯著,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取得成效,如期完成“十二五”規劃和“十三五”規劃任務,經濟建設、民生福祉全面推進,創造了新的發展奇跡。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黨中央統攬全局、周密部署,全國人民上下一心、頑強拼搏,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經濟增速在主要經濟體中率先“轉正”。后疫情時代,我國經濟社會生機盎然、活力滿滿,繼續成為全球穩定和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源。
我國資本市場自1990年創立,走過30多年的發展歷程,是一個依然年輕的市場。得益于國家綜合實力顯著提升和經濟社會科技持續進步,其日漸成為與實體經濟相輔相成、相容共生的重要市場,也成為全球投資者矚目的重要平臺。黨的十八大以來,資本市場在完善立法、夯實基礎、提高違法成本、有序化解風險、提升主體質量、保護投資者權益等方面,實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發行注冊制取得突破,科創板順利推出,創業板改革落地,債券市場機制優化,期貨市場功能進一步完善。市場環境不斷凈化,市場生態顯著優化。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步伐加快、規模擴大,境外投資者參與度提升,“中國價格”“中國指數”的國際影響力、吸引力得到增強。資本市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組成部分,將隨著經濟高質量發展進程不斷拓展新空間,豐富新內涵。
大道之行,壯闊無垠。今天,我們已經開啟新的征程,“十四五”規劃正漸次推進。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我國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將全面提升,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國家,全體人民共同富?;緦崿F,我國人民將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華民族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依靠創新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增進民生福祉和社會公平。資本市場要提升治理水平,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形成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現代市場,為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健康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16:59 | 江城基金“十億百企創投計劃”發布... |
16:24 | 鼎際得舉辦POE產品發布會 剖析項目... |
16:07 | 上交所召開商業航天產業座談會 支... |
16:06 |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與嘉... |
14:49 | 均普智能2024年扭虧為盈 在手訂單... |
14:48 | 金田股份亮相2025慕尼黑上海電子展 |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