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波經濟周期理論認為,大致50年出現一輪經濟周期,20世紀70年代到現在正好差不多是50年的一次輪回,所以,一些重要的經濟現象再次出現。
任壽根
進入2022年之后,有觀點認為,西方發達國家未來十年會出現類似20世紀70年代的滯脹。滯脹是指高通貨膨脹率與高失業率并存的一種經濟現象,其特點包括高失業率、高通貨膨脹率、低投資率、低勞動生產率、低經濟增長率等。歷史往往會重演,當前美國、英國將對付通貨膨脹作為主要的任務,其原因在于這些國家擔心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長達十年之久的滯脹再次發生。通過對一些重要的經濟現象對比,會發現,當前的經濟狀況與50年前存在驚人的相似。
其一,貨幣被大量供應。按照費雪的貨幣數量論,在其他影響因素不變的情況下,物價水平與貨幣供給量正相關。費里德曼指出,通貨膨脹本質上是一種貨幣現象。次貸危機之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推行長達十幾年之久的寬松的貨幣政策,大量資金被供給出來,國際游資泛濫,在匯率差、利率差的驅使下,大量國際資本在國際上流動,推高資金流入國的總體物價水平。美國供應量到2020年1月已達到15.44萬億美元。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的情況也是如此,西方發達國家大規模增加貨幣供應。自1951年至1970年日本貨幣供應量年均增長率最高,為17%;意大利為16%;法國為9%;前聯邦德國為8%;英國為4%;美國為5%。這幾十年大量貨幣在國際流通,必然帶來高通脹率。人們起初搞不清楚二戰后日本、意大利、前聯邦德國經濟增速居然高于甚至是大大高于美國、英國、法國等國的原因。從這些數據中可以看出,日本、意大利、前聯邦德國這三個國家在戰后大規模增加貨幣供應量,其中相當一部分用于固定資產投資,而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與一國經濟增長率高度正相關。曼昆在其《宏觀經濟學》一書中指出,自1946年到1972年日本人均產出的增長率平均為每年8%,前聯邦德國為6.6%,而美國僅為2.1%,按照索洛經濟增長模型的解釋,人均資本量的大規模增加會導致經濟大幅增長。在二戰結束至20世紀70年代初這個時期,被大量增加的貨幣主要流向實體經濟。但自20世紀70年代之后,泡沫經濟與實體經濟分離之后,更多的資金流入泡沫經濟,這是導致經濟波動、經濟極化更為嚴重的根本原因。當人均資本量邊際變化不大以及流入實體經濟的資本呈現穩定狀態時,經濟增速就趨于穩定了。自1972年至2000年,美國、日本和德國等發達國家人均產出增長率不相上下了,都在2%左右。
其二,以石油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價格暴漲。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有供給端和需求端的原因,但貨幣泛濫是更為重要的原因。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必然抬高生產成本,成為高通脹率的主要助推因素之一。泡沫經濟和實體經濟徹底分離之后,大規模的資本進入了樓市股市,對通貨膨脹率的影響不大,樓市股市吸納了大量過剩貨幣資本,在相當大的程度上穩定了通貨膨脹率,但是,當大量資本進入大宗商品領域之后,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必然導致生產成本上漲,進而推動通貨膨脹率大幅上升。國際石油價格在2020年4月曾出現有趣的一幕,WTI原油期貨結算收跌55.90美元,跌幅305.97%,報每桶-37.63美元,歷史上首次收于負值。時過境遷,進入2022年之后,大宗商品價格加速上漲,而且是出現集體性的大漲,特別是石油價格暴漲,這是讓人始料未及的。2022年3月2日WTI原油期貨漲逾8%,每桶111.69美元,創2013年8月以來新高;布倫特原油期貨現漲8.16%,每桶113.46美元;歐洲天然氣價格再創歷史新高,達到每千立方米2200歐元;紐卡斯爾NEWC動力煤價格為每噸446美元,單日飆升140.55美元,僅在三個交易時間段內,漲幅達到了87%。小麥期貨價格3月1日創2008年以來新高,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小麥市場5月合約價格當天上漲5.35%,報收于每蒲式耳9.84美元,為2008年4月4日以來最高價,觸及交易所漲停限制。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玉米市場5月合約價格1日報收于每蒲式耳7.2575美元,較前一交易日漲幅為5.07%,同樣觸及漲停。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有諸多因素,其中運費價格上漲也是重要原因。2022年3月1日埃及蘇伊士運河管理局宣布提高部分船舶的通行費,費用漲幅最高達10%,2021年蘇伊士運河年船舶通行費收入創歷史新高。20世紀70年代的情況也是如此。1945年國際石油價格為每桶1美元,到1973年美國為每桶3美元,這個時候的價格為1945年的3倍,期間經歷了28年。1973年發生一件事情,即中東戰爭爆發,石油輸出國組織大幅度奪回石油價格定價權,大幅提高石油價格,后來石油價格一路上漲,到1981年國際石油價格達到每桶32美元,為1973年的十倍,為1945年的32倍。毫無疑問,石油價格暴漲是導致20世紀70年代滯脹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三,財政赤字成為常態化。按照經濟理論,財政赤字的存在,尤其是大規模存在,會產生兩種效應,一是擠占經濟資源,減少民間資本可支配的經濟資源,導致實體企業生產成本增加,最終導致物價上漲;二是嚴重影響政府部門在應對經濟衰退方面的示范能力和對經濟的干預能力,次貸危機的暴發,其中一個重要原因為樓市泡沫破裂之后,由于連續多年出現巨額財政赤字,如美國2004財政年度財政赤字為4120億美元、2005財政年度為3190億美元、2006財政年度為2477億美元,致使美國政府無力通過自身擴大投資達到示范的作用。美國2018財政年度赤字規模達到7790億美元,占GDP的比重達到3.8%,2019財政年度創出之前7年來的最高點,達到9840億美元,占GDP的比重為4.6%,2020財政年度更是不可思議,財政赤字達到創紀錄的3.13萬億美元,占GDP的比重為15.2%,創1945年以來新高。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2020財年美國公共債務達到21萬億美元,相當于美國GDP的102%,上一次出現這種情況是在二戰結束的時候。二戰后,西方發達國家財政赤字成為財政運行的常態。以美國為例,美國1965年到1973年中有八個財政年度出現財政赤字。針對巨額財政赤字的出現,一些西方國家采取赤字貨幣化的措施,導致貨幣濫發,致使泡沫經濟的泡沫巨大,留下巨大的經濟隱患。
為什么當前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狀況與50年前存在驚人的相似?主要存在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與貨幣政策密切相關。同樣貨幣政策的推行往往導致同樣的經濟結果或經濟現象。從理論上看,50年前西方主流經濟學開始出現反凱恩斯主義思潮,貨幣主義開始盛行,經濟學界認同貨幣變量比財政變量對經濟增長、經濟發展以及消除經濟波動的作用更大。這種經濟理論的重大變化50年之后未發生方向性的變化,經濟理論上依然認為貨幣政策是影響經濟的核心因素,而非其他因素。據財聯社2022年3月5日電,美國現任財政部長、前美聯儲主席耶倫表示,相信美聯儲可以壓低美國通脹,同時避免爆發經濟衰退,美聯儲有望幫助美國通脹實現軟著陸。50年前,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已經開始高度重視貨幣政策的運用,50年之后,這種情況也同樣沒有發生改變。
二是與經濟周期密切相關??档吕疽蛱岢鲩L波周期理論,該理論認為,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50年左右的長周期波動。日本經濟學家筱原三代平認為,1970年是二戰后長期繁榮的頂峰,從1970年往前順推50年,到2020年左右為新一輪長期繁榮的頂點。長波經濟周期理論認為,大致50年出現一輪經濟周期,20世紀70年代到現在正好差不多是50年的一次輪回,所以,一些重要的經濟現象再次出現。
(作者系經濟學博士后、管理學博士后)
在本專欄版發表的言論,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證券時報立場。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低暟l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