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9月14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劉愛華介紹2024年8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
“從8月份數據來看,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高質量發展穩中有進,經濟和貿易的全球競爭力持續提升,生產和消費轉型升級扎實推進。”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黃文濤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談及A股,黃文濤表示,當前A股估值連續三年從前期高位調整,結構上呈現持續優化,這既體現了宏觀經濟的結構變化,也推動著國家產業體系的進一步高質量發展,有理由相信,A股市場的投資價值正在凸顯,其中蘊含的中長期投資機會正在到來。
五大結構性亮點凸顯
具體來看,黃文濤表示,在外貿、投資、消費、工業生產、現代服務等領域,8月份數據有一系列的結構性亮點。
一是出口繼續較快增長,貿易結構持續優化,反映我國經濟的全球競爭力持續提升。8月份,我國貨物出口同比增長8.4%,貿易順差6493億元,機電產品出口同比增長8.8%,民營企業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0.5%。
二是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較快,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擴大,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的影響,將隨著房地產投資占比的下降和新發展模式的構建而改善。1月份至8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4%(扣除房地產后是7.7%),基礎設施投資增長4.4%,制造業投資增長9.1%,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0.2%,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投資增長10.0%,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投資增長34.4%,扣除房地產開發的民間投資增長6.3%。
三是社會消費規?;謴驮鲩L,居民消費價格恢復上漲。8月份,社零總額同比增長2.1%,其中,鄉村地區增長3.9%,快于全國平均水平,糧油食品類增長10.1%,部分基本生活類和升級類商品銷售較好。同時,8月份CPI同比上漲0.6%,環比上漲0.4%,皆較前期低位呈現邊際恢復。
四是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電熱氣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較快,工業產出總量增長的同時結構升級,工業企業利潤持續恢復。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5%,其中,裝備制造業增長6.4%,高技術制造業增長8.6%,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6.8%。產量方面,新能源汽車、服務機器人、集成電路產品產量同比分別增長30.5%、20.1%、17.8%。利潤方面,8月份公布的1月份—7月份全國規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3.6%,較前值提升0.1個百分點。
五是服務業持續恢復,現代服務業領域發展快于平均水平,反映了我國的經濟結構的全面升級。8月份,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4.6%,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12.1%,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長9.4%,金融業增長5.7%,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長5.2%,皆快于平均水平。
A股中長期投資機會正在到來
當前我國A股市場的估值水平,整體上連續三年從前期高位調整,結構上呈現持續優化改善。黃文濤表示,A股市場的近期變化,既體現了宏觀經濟的結構變化,也推動著國家產業體系的進一步高質量發展,有理由相信,A股市場的投資價值正在凸顯,其中蘊含的中長期投資機會正在到來。
一是A股市場整體估值水平,已經回撤至近十年低位,也較明顯低于全球主要市場水平。目前,我國A股的全市場滾動市盈率是14.8倍,滬深300是10.8倍,皆在近十年的約6%分位,同時,也較明顯的低于海外主要市場估值,例如,標普500的27.4倍和富時100的17.2倍。
二是A股市場的結構優化調整,金融支持高質量發展正在加力,新質生產力等板塊的占比上行,估值也高于平均水平。我們的跟蹤測算數據顯示,滬深300中的新質生產力領域企業,市盈率約為18.5倍,較指數平均的10.8倍約高出72%,企業數量占比已超過三分之一,市值占比已超過26%,皆在逐步提升的升級方向中。
近三年來,我國A股的工業、電力能源和信息技術板塊的流通市值占比,增加了約8.3個百分點,企業數占比,增加了約2.8個百分點,這些都是正在發生的變化。
下半年我國經濟總體平穩、穩中有進
我國經濟在上半年已經完成了5%的進度目標,為全年工作打下了一個較好的基礎。展望下半年我國經濟的運行前景和宏觀政策取向,黃文濤認為,可以概括為,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堅定目標、主動應變。
“在具體政策部署上,我們關注到,在消費、投資、新質生產力、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保障民生等市場關注的領域,近期都有相應舉措。”黃文濤表示,在消費方面,強調要更加有力擴大內需,以提振消費為重點,暢通經濟循環,消費品以舊換新等工作正在加速落地。
投資方面,強調要發揮好政府的擴投資帶動作用,落實好支持民間投資各項政策,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用作資本金的領域、規模、比例,撬動更廣泛的社會投資。在新質生產力方面,強調要因地制宜發展,支持新技術新產品推廣應用、迭代升級,深入推進數字化轉型。在深化改革方面,加快落實三中全會各項改革措施,強調要不斷優化政府與企業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在擴大開放方面,強調要主動應變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拓展新的外貿增長點,支持企業開拓多元化市場,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在保障民生方面,強調要做好重點群體穩就業工作,兜牢基層“三保”底線。
(編輯 閆立良)
14:22 | 科創板105家公司有在途回購計劃 擬... |
14:21 | 雙林股份2024年凈利潤增長514.49% ... |
14:20 | 智能電氣仍是業績“壓艙石” 雙杰... |
14:19 | 持續打造AI出行全球化 科技旗艦202... |
14:18 | *ST新寧申請撤銷風險警示 |
14:18 | 去哪兒:五一假期前夜火車票開售 ... |
12:54 | 潔特生物2024年凈利潤同比大增107.... |
12:52 | 持續推進國際化戰略 拓普集團擬不... |
12:37 | 新三板涌現一批業績突出企業 為北... |
11:51 | 海南證監局廣泛走訪上市公司 排憂... |
11:42 | 直線拉升!現貨黃金再創新高 |
10:47 | 官方回應:堅決反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