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學毅
冬至陽生,歲回律轉。掀開新年的日歷,眺望噴薄而出的朝陽,我們懷揣強國夢想,凝心聚力再出發。
不忘來時路,方知向何行。驀然回首,2024年的足跡依然清晰可見。
2024年之初,股市波動放大,市場信心不足。在此背景下,國務院于2024年4月12日發布《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即新“國九條”,吹響了通過資本市場改革釋放紅利,推動高質量發展、改革創新的號角。隨后,中國證監會會同相關方面制定了若干個配套文件,與新“國九條”一起形成了“1+N”政策規則體系,突出強本強基、嚴監嚴管,全力以赴深化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改革主線。
2024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首提“耐心資本”,喚起了“耐心資本”加強布局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超前布局建設未來產業的勇氣。2024年9月26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圍繞穩增長、擴內需、化風險,推出一攬子增量政策。隨著存量政策有效落實,一攬子增量政策加快推出,政策組合效應持續發揮,有效提振市場信心。
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24年作出總結:“新質生產力穩步發展,改革開放持續深化,重點領域風險化解有序有效,民生保障扎實有力,中國式現代化邁出新的堅實步伐”。會議同時強調,“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釋放了創新驅動發展的鮮明信號。會議還提出,穩住樓市股市。
新政策、新要求帶來新變化,2024年資本市場改革持續深化注定會在二級市場留下濃墨重彩的印記:2024年,A股市場總市值從83.7萬億元上升至93.9萬億元,增幅為12.2%。2024年11月5日至13日,創紀錄連續7個交易日成交額突破2萬億元。在A股歷史上,單日成交額超過2萬億元的情況共出現過23次,而2024年就占了18次。巨量成交顯示A股市場的活躍度和參與度都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全年A股走出先抑后揚的態勢,尤其是2024年9月24日以來截至12月31日,上證指數、深證成指、滬深300累計漲幅分別為21.93%、28.84%、22.48%。
市場活力不斷激發,給中國經濟的“排頭兵”——上市公司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市值管理成果逐步顯現。
一方面,A股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4.43萬億元,盈利公司占比達到76.88%。整體業績邊際向好,創新動能加速集聚。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分紅規模創新高,年內實施分紅的公司數量及分紅總額均創歷史新高。此外,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漸入佳境,超千起并購涌現,圍繞產業轉型升級、尋求第二增長曲線等需求強鏈補鏈,增強了上市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和持續經營能力。
新元初啟,萬事可期。煥新的資本市場迎來新挑戰、新機遇。
展望新的一年,中國經濟增速與需求結構會持續優化,資本市場發展與改革將迎來新格局。
踏上新征程,我們將感受到系列政策精準引導的力量。
資本市場“1+N”政策體系將更趨完善,圍繞培育新質生產力、支持并購重組、強化分紅和股票回購增持力度等領域的更多舉措將出臺,以提升A股投資價值、改善市場回報預期,夯實市場長期向好的底層邏輯;監管力度與規范程度逐漸加強,包括嚴把上市發行準入關,進一步完善和落實信息披露制度,加強對上市公司的監管,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等,以維護市場的公平、公正和透明,促進資本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政策調整的靈活性與精確性將推動資本市場向更高質量方向邁進。
踏上新征程,我們會發現資本市場格局悄然生變。
隨著經濟結構調整和政策導向的影響,資本市場將在盈利增長和估值修復的雙重驅動下迎來較好的表現;市場風格將會發生一定變化,或呈現“指數搭臺、個股唱戲”“價值搭臺、成長唱戲”的特征;地方社保基金、保險資管等長期投資者入市力度有望加大,優化資本市場的投資者結構及資本市場資源配置;外資繼續回流A股市場,增加對中國資本市場的配置比例,進一步促進中國資本市場與國際市場的融合和交流。
踏上新征程,我們會看到不同產業板塊競相綻放。
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快速演進,相關板塊在二級市場次第花開。鋼鐵、有色、建材等行業快速實現綠色低碳轉型,優化產能規模和布局;一攬子增量政策出臺,一系列存量政策落地顯效,房地產市場持續改善;以舊換新力度加強,家用電器、汽車等行業的消費活力被點燃;煤炭、紡織服裝、零售等產業鏈不斷完善,加速實現數智化轉型;搭載AI的終端形態快速滲透,人形機器人與工業機器人共同推進我國制造業的智能化升級。
戰略性新興產業持續壯大,科技、綠色經濟等元素為資本市場注入了新動力。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新材料、節能環保、新能源、低空經濟等,在政策推動下快速產業化,持續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的同時,也將點燃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激情,為二級市場帶來經久不衰的活力。
踏上新征程,我們會感受到上市公司專注主業創新進取的決心。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2025年經濟工作時強調,要“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科技創新是產業創新的決定性前提和關鍵性支撐,而產業創新是科技創新成果轉移轉化的落腳點。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得到進一步強化,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推動了產業創新和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通過支持優質企業并購重組、加快形成常態化退市等舉措,上市公司聚焦主業,創新發展更進一步;“提質增效重回報”行動進一步深入,上市公司在價值創造、價值成長、價值分享等層面邁入新階段。
初心如磐,奮楫篤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根本保證”“五個統籌”,為做好2025年經濟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隨著我國宏觀及微觀基本面逐步修復,中長期資金持續加持,上市公司夯基蓄能,2025年的資本市場有望新生向陽,活力迸發,再繪時代華章!
14:22 | 科創板105家公司有在途回購計劃 擬... |
14:21 | 雙林股份2024年凈利潤增長514.49% ... |
14:20 | 智能電氣仍是業績“壓艙石” 雙杰... |
14:19 | 持續打造AI出行全球化 科技旗艦202... |
14:18 | *ST新寧申請撤銷風險警示 |
14:18 | 去哪兒:五一假期前夜火車票開售 ... |
12:54 | 潔特生物2024年凈利潤同比大增107.... |
12:52 | 持續推進國際化戰略 拓普集團擬不... |
12:37 | 新三板涌現一批業績突出企業 為北... |
11:51 | 海南證監局廣泛走訪上市公司 排憂... |
11:42 | 直線拉升!現貨黃金再創新高 |
10:47 | 官方回應:堅決反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